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京津風沙源工程實施10年 北京形成550萬畝屏障

2011年08月08日 11:09:28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樹木多了,風沙少了,空氣清新了,農民致富了!這是北京山區最近10年發生的大變化,也是首都藍天越來越多的保障。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京津風沙源工程實施10年來,北京市累計完成造林營林550.8萬畝,形成綿延200多公里的山區綠色生態屏障,有效抑制了風沙源形成和外來風沙入侵。

  根據國家《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規劃》,北京市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區包括昌平、門頭溝、懷柔、平谷、密雲和延慶6個區縣,面積為107萬公頃,涉及人口約220萬,要求通過荒山荒地(荒沙)營造林、營造農田林網、草地治理、禁牧舍飼和生態移民等措施進行綜合防治。

  經過10餘年艱苦奮戰,取得歷史性成就。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甘敬介紹説,截至2010年,全市風沙源工程累計完成造林營林550.8萬畝,草地治理65.9萬畝,小流域綜合治理2010平方公里、節水灌溉和水源工程4742處,生態移民12490人。

  風沙源治理工程,改善了首都生態涵養區的自然環境。據監測,目前北京市山區林木綠化率達到71.35%,森林覆蓋率達到51.75%,分別比2000年增加14和10個百分點;改善了首都的大氣環境。2010年北京市空氣品質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累計達到286天,佔78.4%,創10年最好水準,連續12年持續改善;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據統計,2009年全市京津風沙源工程區的旅遊收入已突破90億元,區域內的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突破萬元大關,達10971元,比2000年增長了6284元,平均每年增長14.9%。(記者朱競若、余榮華)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