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2011中國城市發展報告:46%北京人進中等收入階層

2011年08月04日 11:44:48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昨天,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2011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報告指出,到2009年我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規模已達2.3億人,佔城市人口的37%左右。北京和上海的中等收入階層規模較大,分別達到了46%和38%——北京相當於提前10年達到2020年全國水準,形成“橄欖型”社會結構。

  藍皮書指出,新時期的城市中等收入階層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的一支重要社會力量,在帶動社會消費、縮小貧富差距、提升社會文化素質、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發展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城市中等收入階層消費性支出總量,佔城市居民消費性支出總量的比重呈逐步上升的趨勢,一直在40%以上,2009年達到了49.3%。

  不過,城市中等收入階層遠沒有發展到穩定成熟階段,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規模偏小且不穩定、收入結構單一、消費行為謹慎以及成員間仍存在利益博弈等。

  藍皮書預測,從2010年到2025年,城市中等收入階層規模將以每年2.3%的速度擴大,到2020年將接近47%左右,在2023年前後可能要突破50%。2019年,城市中等收入階層的比重可能首次超過城市中低收入階層的比重,“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將首次出現。

  新聞連結

  科學發展指數北京排第二

  從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友好、支撐能力4方面綜合評估,北京在全國286個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二。昨天,《2011年城市藍皮書》發佈了2011年中國城市科學發展指數,對國內城市的發展狀況進行了評價。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的《2011年城市藍皮書》指出,城市科學發展指數綜合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為: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東營、蘇州、青島、無錫、天津、杭州。

  對北京的評估顯示,科學發展指數為51.89,較排名第一的深圳市少1.18個分值。其中,北京的經濟繁榮、支撐能力分別得分54.91和34.61,高於深圳市;環境友好、社會和諧分別得分79.07和38.24。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單菁菁博士表示,從綜合實力看,東部地區城市特別是三大城市群仍然是當前中國城市發展最為成熟和發展水準相對較高的區域,在全國城市科學發展的總體格局中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

  對於北京等排名靠前的城市,能在科學發展評價中脫穎而出,除了經濟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城市發展中突出了民生建設。北京等城市民生建設的整體水準較高,其居民生活、就業與收入分配、公共服務、社會保障、人居環境等各項指標均居四大區域城市之首。

  城市民生八大難題

  《2011中國城市發展報告》發佈同時,城市民生高層論壇也就中國城市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進行了分析研討。

  研究者認為,當前中國城市民生面臨八大難題:

  1,農民工市民化進程緩慢;

  2,城市住房價格上漲過快;

  3,大城市交通擁堵現象嚴峻;

  4,城市社會養老準備不足;

  5,城市貧困問題日益突出;

  6,城市義務教育發展差距過大;

  7,城市社區醫療服務發展滯後;

  8,城市人居環境面臨重大挑戰。(童曙泉)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