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紅十字會回應“捐款時間早于地震”等疑問

2011年08月02日 08:38:2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捐贈資訊發佈平臺31日上線試運作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截至2011年8月1日13時30分,該資訊發佈平臺的點擊量已達到1800萬。在肯定紅十字會總會向公開透明邁出重要一步的同時,不少網友也對平臺發佈的數據等提出質疑。對此,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有關負責人作出回應。

  對“玉樹督查為何需要583萬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有關負責人解釋,這是按規定比例預留的審計、檢查督導和項目評估等費用。因為重建工作還沒有結束,這些費用目前還沒有開始執行,等上述工作執行完成後,同樣要向社會公佈具體使用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對“捐贈數據出現誤差”,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解釋,由於一些捐贈人捐款時填寫的資訊不完整,加之平臺還處於試運作階段,“捐贈查詢”中會出現重名、重復、遺漏等多種情況。對此,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表示願意為捐贈人提供進一步的人工查詢服務。

  對“紅十字基金會和各地紅會何時建立可查詢系統”,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已于2008年開通捐款到賬查詢平臺,捐贈人可通過此平臺查詢到2005年6月以來通過各種方式捐贈到中國紅基會的捐款數據;對於重大項目,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將項目執行情況在網站上定期公示,並根據項目進展進行更新。此外,各地紅十字會和紅十字基金會正在參照總會的做法,逐步建立依託于網際網路的資訊發佈平臺,實現財務收支和捐贈使用資訊的公開透明,力爭兩年內實現全國紅十字會系統資訊公開。

  對“捐款時間早于玉樹地震”的疑問,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説,平臺公佈的是自2010年1月11日以來向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捐贈資訊,公眾不僅可以查詢青海玉樹地震的捐贈資訊和援助項目資訊,還可以查詢2010年1月11日以來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捐款賬號的捐款到賬資訊,如為南方旱災、舟曲泥石流、2010年水災、雲南盈江地震、日本地震的捐款等。對於較多同名同姓的捐贈者,今後總會也會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秘書長王汝鵬表示,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從2010年底就開始醞釀在原有的“中國紅十字會捐贈者數據庫”基礎上開發建立捐贈資訊發佈平臺,並列入了今年的工作計劃,今年3月正式啟動了該項工作。讓每一筆捐款及使用流向都能查詢,是今後平臺建設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標。

  王汝鵬説,資訊發佈平臺中海量的捐贈數據需要重新整理、錄入、核對,難免出現疏漏,而且目前發佈平臺還不完善。因此,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在資訊平臺上公佈了諮詢和查詢電話,接受大家的意見和建議,並將做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以期通過這個發佈平臺的建立,推動紅十字會系統工作公開透明,走向資訊化、制度化和規範化。(記者胡浩)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