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國務院安委辦通報近期6起較大以上道路客運事故

2011年07月11日 14:03:05  來源:安全監管總局網站
字號: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於近期

  6起較大以上道路客運事故情況的通報

安委辦明電〔2011〕2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安全生産委員會:

  7月份以來,全國連續發生6起較大以上道路客運事故,共造成54人死亡、148人受傷,其中湖北省仙桃市發生一起26人死亡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損失慘重,教訓十分深刻。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7月1日7時40分,一輛號牌為湘U62362的中型客車(核載19人、實載30人),從湖南省龍山縣靛房鎮蘇竹村前往鎮政府,行駛至龍兩線(縣道)35公里800米處一轉彎下坡路段時,車輛失控撞斷防護墩後,翻下邊溝,造成5人死亡、13人受傷。據初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駕駛人在轉彎下坡路段車速過快,車輛剎車失效。

  7月2日4時28分左右,河南省鄭州市翔宇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一輛號牌為豫AL3639的大型臥鋪旅遊客車(核載32人、實載31人),從內蒙古鄂爾多斯開往河南開封,當行至太長高速827公里200米處一轉彎下坡路段時,車輛失控撞斷右側護欄後,翻入路外溝內,造成9人死亡、22人受傷。據初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駕駛人在轉彎下坡路段未減速行駛,加之大雨路滑,導致車輛失控翻車。

  7月2日8時28分左右,廣東省雲浮市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一輛號牌為粵W01200的大型客車,由廣東省雲浮市往肇慶市方向行駛,當車輛行駛至廣肇高速63公里360米處時,與緊急停車帶內因故障停車的桂R65976重型倉柵式貨車發生追尾碰撞,造成3人死亡、28人受傷。據初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大客車駕駛員違反安全駕駛規定,幫乘客撿礦泉水瓶,致使車輛失控所致。

  7月2日13時40分,河南省鴻運旅遊汽車公司一輛號牌為豫AL6358的大型旅遊客車(核載47人、實載35人),從山西省忻州市寧武縣開往忻府區,當行至忻武旅遊公路40公里處一轉彎下坡路段時,翻入路外溝內,造成7人死亡、27人受傷。據初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事故車輛駕駛人初次在該路段行駛,對路況不熟悉,加之大雨路滑,導致車輛失控翻車。

  7月4日3時48分,湖北省武漢市海龍旅遊客運有限責任公司一輛號牌為鄂AE3892的大客車,行駛至隨岳高速公路229公里300米處(仙桃市毛嘴鎮珠璣村)時停車下客,被襄樊市青林順達物流有限公司一輛號牌為鄂F1N210 的半挂貨車(挂車號牌為鄂FEA30)追尾相撞,導致大客車撞斷右側波形護欄和護欄外交通標誌立桿後,翻入路側排水溝,造成26人死亡、29人受傷。據初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大客車違反規定在高速公路應急車道內停車下客,半挂貨車駕駛員超速、疲勞駕駛。

  7月4日5時50分,一輛號牌為粵BK9688的大客車(核定載客59人、實載9人),在行駛至湖南省永連公路105公里(永州市寧遠縣境內)附近一處路口時,與一輛號牌為湘LA1467的大客車(核定載客35人、實載25人)發生側面碰撞,造成4人死亡、28人受傷。據初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兩車行駛至事故路口時未按有關規定讓行通過,超速行駛,且在通行時疏于瞭望。

  上述事故不僅暴露出客運車輛超速超載、高速公路違規停車下客、疲勞駕駛等非法違法問題,也暴露出一些地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客運企業安全生産責任制未落實、客運車輛動態監控管理不到位、非營運車輛非法營運、貨運車輛監管有漏洞等薄弱環節。

  針對近期道路客運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國務院領導同志高度重視,作出了重要批示。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切實加強道路客運安全工作,有效防範和堅決遏制類似事故的發生,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進一步深化和拓展道路客運隱患整治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交通運輸部、公安部《關於進一步深化和拓展道路客運隱患整治專項行動的通知》(安監總管二〔2011〕97號)要求,在4月至6月開展專項行動的基礎上,認真分析、梳理、總結發現的問題,研究提出下一步突出整治的重點、集中解決的問題、鞏固專項行動成效的工作意見和措施。針對7月至9月繼續開展的專項行動,迅速進行再動員、再部署。要繼續健全完善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溝通協調機制,加強安全監管和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之間的配合,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工作責任,細化整治措施,強化各有關部門的安全監管責任。

  二、嚴格落實客運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嚴格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産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精神,加大對客運企業的安全監管力度,嚴格把好運輸經營者市場準入關、營運車輛技術狀況關和營運車輛駕駛員從業資格關,督促客運企業落實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嚴格安全管理,嚴厲查處所屬客運車輛沿途違規上下客等行為。對安全生産責任制不落實、安全隱患突出的企業,要立即責令限期整改,經整改仍達不到安全運營條件的,要依法收回線路牌。要嚴把駕駛員從業資格關,督促企業對營運客車駕駛員強化培訓,充分利用動態監控系統加大對駕駛員的管理力度,對於安全意識薄弱、屢次發生超載超速等違法行為的,要作為重點管控對象加強教育;對屢教不改且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要依法吊銷其運營駕駛資質。

  三、嚴厲打擊超速、超載、疲勞駕駛以及非法營運等嚴重違法行為。各級公安交管部門要將交通事故多發路段列為管控和整治重點,進一步優化警力部署,合理安排勤務,完善勤務制度,改進勤務方法,嚴格路面巡查,提高執勤效能。尤其要針對當前客運車輛超速、超載、疲勞駕駛等違法行為抬頭,連續造成多起較大以上事故的情況,嚴厲打擊客運車輛違法超速、超載行為,嚴格查處疲勞駕駛等違章行為。對於因客運車輛駕駛員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引發的交通事故,除依法嚴肅處理外,還應及時通報同級交通運輸部門及駕駛員所屬營運企業。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加大對汽車運輸企業尤其是客運企業的監督管理力度,嚴查不進站經營、無證經營、非法載人等擾亂客運市場秩序的行為,同時建立道路運輸駕駛員誠信考核制度,將遵守交通法規、安全生産等情況作為主要記分考核依據,對於發生重大責任事故或嚴重違反交通法規,且考核記分達到規定分值的,要依法撤銷其從業資格。

  四、加強道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各地要加強對危險路段的交通管理和整治,加大資金投入,做好公路養護工作,特別是做好暴雨和連續降雨等惡劣天氣下的公路的巡查和養護工作,及時排水防滑,確保道路安全、暢通。對路面積水、事故多發等危險路段,要依照相關規定設置警示標誌和防護設施,必要時採取臨時交通管制和警車帶道等措施。

  五、嚴肅事故查處工作,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各有關地區要按照“四不放過”和“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認真組織開展事故調查工作,確保按期結案。要認真查明事故原因,認定事故性質,對事故負有領導、監督、管理責任的單位和人員,依法依規嚴肅處理。道路運輸企業因其主要負責人未履行安全生産第一責任人的職責,發生生産安全事故的,安全監管部門要按照《安全生産法》、《生産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等有關規定,對企業及其主要負責人予以處罰。企業主要負責人被撤銷職務的,在5年之內不得擔任道路運輸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重大、特別重大生産安全責任事故負有主要責任的企業,其主要負責人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對於發生重大事故的道路運輸企業,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自事故發生後12個月內不得批准其新增道路客運班線。

  國務院安全生産委員會辦公室

  二〇一一年七月八日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