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武家嘴村黨委書記武繼軍:造船村的“掌舵人”

2011年06月03日 22:04:1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武繼軍(右)在查看村裏的農業科技示範園。記者申琳攝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南京武家嘴,30年前一個偏僻貧窮的小漁村,如今已發展成長為“金陵百強第一村”、全國文明村,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9萬多元。村民們説,靠造船水運致富的武家嘴多虧有個好“掌舵人”!這個“掌舵人”,就是1986年以來一直擔任村黨組織書記的武繼軍。

  村民致富貼心人

  走進武家嘴村的村史館,當年“漁花子村”破舊的村落、簡陋的漁船漁具形象地展現在面前。作為一個漁村,有1000多號人的武家嘴村耕地面積只有200多畝,1980年時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只有49.13元。

  上世紀80年代初,一些村民將漁船改造跑運輸,一年下來收入有幾千元,武家嘴村掀起了一輪運輸熱潮。武繼軍是村裏最早富起來的一批人,1983年時他已經擁有村裏噸位最大的運輸船,年收入3萬多元。就在這一年,組織找武繼軍談話,希望他“上岸”當村幹部。

  “那時候大家都忙著跑運輸掙錢,村幹部都沒人願幹,村兩委班子基本上癱瘓了。”武繼軍回憶當年情景時説,自己確實經歷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1984年,下定決心帶領鄉親們致富的武繼軍擔任了村委會主任,兩年後開始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1983年時,村民武學海自籌資金造了全村第一艘100噸位的鋼質船,在長江上做運沙生意,一趟就凈賺1000多元,從而激發了村裏第一輪“造船熱”。武繼軍上任後,積極鼓勵村民造大船搞運輸,很多人沒有造船資金,武繼軍就帶著水運隊的人到處跑銀行、信用社。3年時間,武繼軍他們幫助村民貸款5000多萬元。武家嘴的造船業由此起步,村裏運輸船隻的噸位由1982年的597噸一下發展到1986年的5800噸,增長了近10倍。

  之後,武家嘴的造船業在上世紀90年代又掀起了兩次高潮。同時,武繼軍帶領村兩委一班人為村民開展了全方位服務:成立水上運輸服務公司,到銀行出面擔保貸款,聯繫保險公司開展船舶險;組建船舶修造廠,為船戶提供技術指導、電焊技術培訓、鋼材供應等;村集體投資300萬元購置兩條加油船提供24小時服務;請來海事部門專家在村裏舉辦培訓班,讓全村95%的船民拿到了專業技術證書……

  經過多年發展,武家嘴一半以上農戶生産性資産達到500萬元以上,千萬元以上的佔15%,農戶家庭最低年收入也達到5萬元以上。

  事業強盛帶路人

  1992年的造船熱後,武家嘴船舶噸位有了質的提升,但武繼軍調研發現,村裏船隻基本都是圍著黃砂運輸打轉轉,貨物類型過於單一,發展後勁明顯不足。於是他積極推動村裏組建集裝箱運輸公司,引導村民打破單一營運格局,向多品種、多産業物資運輸格局轉變。

  2002年,抓住大小洋山港建設的機遇,武繼軍又帶著村兩委幹部積極引導村民造“海船”,全村建造了一批5000、6000噸的江海直達船,全村船舶總噸位達到40多萬噸。

  新世紀之初,武繼軍又陷入了深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分散的家庭式生産和運營越來越制約著武家嘴的造船和水運業,武家嘴必需走轉型升級之路。

  2004年起,武家嘴離開湖泊奔向江河,在長江邊累計投資13億元建設了八卦洲和烏江兩個造船基地,發展現代化船舶製造業。兩個造船基地,八卦洲承建3萬噸級以下船舶,烏江承建3萬到8萬噸船舶。2010年,武家嘴造船基地共開工10艘,交船5艘,實現産值16.2億元。造船基地目前在建船舶34艘,在手生效的船舶訂單62億元。

  武家嘴的水運業也正在向現代航運物流業轉型,2007年村裏成立了“武家嘴集團”,如今全村擁有水運企業11家,各類運輸船舶140多艘、總運力50多萬噸,2010年實現營運收入7.5億元。

  在武繼軍等人的苦心經營之下,武家嘴村集體經濟實力日漸壯大。2010年,武家嘴實現總收入28億元,村級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3000萬元。“在高淳,搞造船和水運武家嘴都不是最早,為什麼我們的事業可以做大做強,就是因為我們一直堅持組織引領,帶領全村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武繼軍總結説。

  科學發展掌舵人

  5月14日,武繼軍來到“武家嘴農展館”,查看這個以高科技種植業展示為主題的場館。巨大的現代化玻璃鋼智慧自控溫室內,分區種植展示著熱帶作物、沙漠作物等奇花異草,花木扶疏,爭奇鬥艷。

  “一業為主,多元拓展”,武繼軍領導村裏制定的發展理念,推動武家嘴的産業結構日趨完善。村裏近年加大了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步伐。“農展館”所在的武家嘴農業科技園規劃面積1.5萬畝,主要進行經濟林果的規模化生産,以及茶果新品種研發和推廣。村裏的目標是將這個農業科技園建成集生産示範、推廣輻射、旅遊觀光、科普教育和創業平臺等五大功能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範園。

  走進高淳縣城一角的武家嘴新村,但見小橋流水、綠樹掩映、繁花盛開。2002年,武家嘴採取集體出資、村民入股的形式,投資億元在高淳縣城高標準建設了武家嘴新村,建成農民別墅100棟,公寓樓160多套,武家嘴村整體搬遷至此,管理上也引入了城市小區管理模式。

  在武繼軍等人的帶領下,武家嘴的城市化是全方位的:投資4200萬元建設了南京第一所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投資1200萬元建設了包括圖書館、文化會堂、文娛中心在內的農民文化中心……村裏社會事業的建設不僅體現在硬體上,老年人養老補助等制度建設也日趨完善。(記者 申琳)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責任編輯:劉志偉]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