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三年的北川縣老縣城,生者早已離去,對逝者的關愛卻在延續。
佔地0.9平方公里的北川縣老縣城遺址區內,一座長254米、高18.8米的攔沙大壩方才竣工,它將保證這片掩埋數千名地震遇難者遺體的廢墟免遭雨季頻發的泥石流侵襲。
北川老縣城在2008年的四川汶川8.0級地震中被夷為平地,全縣約2萬人遇難或失蹤,幾乎佔到大地震遇難與失蹤總人數的四分之一。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震後視察北川老縣城時指示:再造一個新北川,可將老城作為地震遺址保留。
我們應該永遠銘記這段歷史,並保留必要的證據,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前所長葛劍雄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所長胡光偉説,除了為歷史存照,遺址也為在地震中失去親人的民眾留下永久紀念,能夠幫助他們通過緬懷逝者來忘卻悲傷。
為“凝固”大地撕裂的一刻,政府機構迄今已花費兩年時間。
2009年6月,北川老縣城保護工作指揮部成立,隨後啟動地質災害治理和建築物支撐加固工程,守護這座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地震廢墟,併為來訪者開闢一條安全肅穆的祭奠通道。
“保護地震遺址,告慰罹難同胞。”北川老縣城保護工作指揮部指揮長李正壽告訴記者,震後政府將包括北川老縣城在內的四處重要遺址納入整體保護,使其成為汶川特大地震歷史與精神回顧的載體。
除了建立攔沙壩,指揮部還在老縣城周圍的山體密集鋪設防止山石滾落的防護網,並疏浚整治河道,對14處23幢震損建築進行了加固支援。
據指揮部紀委書記趙凱生介紹,攔沙壩主要用於攔截北川老縣城南側三面而來的泥石流,正在進行的河道治理和防洪堤建設工程旨在消除由堰塞湖泄洪和汛期暴雨導致的河道抬升對老縣城形成的威脅。
據李正壽介紹,國家斥資4.2億元保護老縣城遺址,上海同濟大學專家于09年底制定出詳細保護規劃。
他説,老縣城遺址不但記錄下地震瞬間,同時承載祭奠地震遇難同胞,警示人類敬畏自然,弘揚抗震救災精神以及開展地震科學研究等功能,對它的保護遵循“原真性”、“可逆性”、“分級分類”和“最小干預”等原則。
“例如,對老縣城面貌的修復做到‘原址原貌’,對建築物的支撐加固做到‘可拆卸’,對為接待來訪者而建的配套設施做到儘量簡化。”李正壽説。
行走在老縣城遺址內,儘管約一米高的護欄將來訪者與建築物相隔,但災難毀滅的過去卻清晰定格:因房屋翻折而令人平視可見的吸頂燈、四處散落的衣物與煙頭、落滿灰塵的布偶、標明“學生出入、車輛慢行”的指示牌、由床單和被套結成的“生命之繩”……種種細節靜默訴説著這座縣城的往昔。
地震遺址能讓人們直觀感受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並學會珍惜,胡光偉説。
日本《每日新聞》記者上個月在一篇題為“三年後再訪北川”的文章中描寫道,“各個災區均在重建之中,只有此地,整個城區被作為‘遺址’保存下來,不禁讓人産生時間已停止腳步的錯覺。”
“目前,日本大地震災民的生活也正在重建之中,如何將災難的記憶留存後世?”這名記者在文中發問。
“老縣城遺址肯定應當保護起來。逢年過節我們可以前去祭奠。”北川老縣城居民劉女士説。她有8位親人在地震中遇難。
“我們不能忘記,美麗的新縣城是用生命換來的。有良知的人都應該好好保護老縣城遺址”。她説。
2010年5月起,老縣城遺址向公眾“適度開放”,每天接受1000名事先預約的來訪者。
“民眾來寄託哀思,對遇難者家屬是一種安慰。”趙凱生説。
為保證逝者安息,指揮部樹起以中、英、日、韓四種語言書寫的標識以提醒來訪者舉止:“給逝者一份安寧,給生者一份安心”、“親人安息了,我們還忍心驚擾嗎?”……
同時,指揮部將新近修建的防洪河堤同時改建成路,以避免車輛經過集中掩埋遇難者的公墓。
“目前遺址中的紀念主幹道原本是縣城交通樞紐,是通往北川多個鄉鎮的必經之路。堤路結合可使車輛繞行,使逝者避免受到驚擾。”趙凱生説。
在距離北川老縣城遺址近3小時車程的青川縣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內,數十個形同十字架的黑色木質標識矗立在山丘上,標識下方110米深處安息著780余名瞬間被山石掩埋的東河口村地震遇難者。
守園人何先通告訴記者,“這種標識叫作‘穿鬥’,是本地一種傳統建築結構。‘穿鬥’樹立的地方意味掩埋著家庭。希望‘穿鬥’能讓逝者感到家的溫暖。”
然而,在震中汶川縣映秀鎮,廢墟的去與留卻成為當地政府面臨的選擇。
“映秀的情況與北川老縣城不同,我們需要原地安置居民。在居民比較集中的地方留下大片廢墟會給人帶來陰影。”汶川縣副縣長劉偉説。
此外,應邀為映秀鎮設計抗震減災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的世界知名設計師保羅安德魯也持類似看法。
這位曾任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師的建築藝術家在一封寫給當地政府的題為“為了忘卻的紀念”的信中説,“從這場災難中倖存下來的人,長久的面對這幅殘酷的畫面,對他們的生活也不會産生積極的影響。”
他建議,將此處的廢墟漸漸掩埋。
事實上,三年中北川老縣城遺址內的悲慟氣氛也在悄然變化。
原來黑底白字的條幅和標語漸漸被改為藍底白字,減少一分沉痛而增添一分平和。同時,指揮部還考慮將公墓上方懸挂的“深切悼念‘512’特大地震遇難同胞”字樣中的“悼念”一詞改為“緬懷”。
趙凱生説,做出這些改變是為淡化悲傷的氛圍,伴隨地震三週年的到來,希望民眾能將悲傷定格。
“根據中國傳統禮儀,三年的服喪期應當結束了,讓我們一起告別悲傷!”葛劍雄説。
“我們輕輕的來,我們輕輕的走,留下一份思念,不帶走一片雲彩。”在老縣城遺址出口處,靜立著這樣一塊標牌。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