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十一五”期間安排8200多項“863”計劃課題

2011年06月03日 22:05:01  來源:中新網
字號: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統計局今日發佈《“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六:科技發展成果豐碩》。報告稱,“十一五”以來的5年間國家共安排了8200多項“863”計劃課題,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先進鑽井技術與裝備、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關鍵技術、主要動植物功能基因組研究、資訊技術、生物醫藥等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

  報告稱,“走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決策。2006年初,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圍繞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奮鬥目標,進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同年,中國正式發佈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這一綱領性文件,這是中國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對科學技術發展進行的第一次全面規劃,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制定的第一個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

  報告指出,推進和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是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發展,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了體制和機制保障。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越來越穩固,以建立企業技術中心為主要形式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加強。

  報告稱,至2010年,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已有729家,是“十一五”期初的2倍;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5532家,比2007年增加1500多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2010年研發經費投入共計超過1800億元,是“十一五”期初的4.2倍,按相同口徑計算,5年間年平均增長21.4%;技術中心所在企業新産品銷售收入超過3.5萬億元,平均每家企業將近50億元,是“十一五”期初的1.5倍,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針對産業化融資困難的問題,國家還于2009年啟動實施了新興産業創投計劃,支援設立了20家創業投資企業,推動了一些新興産業的發展。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