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十二五”規劃勾勒改善民生藍圖 幹部考核不惟GDP

2011年06月03日 22:05:06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十二五”規劃綱要的一個突出亮點是民生優先。該草案專門一篇就是“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是整個規劃綱要中篇幅最長的,有七章,也是內容最豐富的,措施最具體的。

  這幅未來五年的規劃到底會為民眾帶來怎樣的幸福藍圖呢?記者請委員們一一解讀。

  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

  【草案摘要】統籌發展各級各類教育。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學前一年毛入園率提高到85%。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品質,加快世界一流大學、高水準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擴大應用型、複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

  【解讀】全國政協委員婁源功説,教育資源佈局不合理是存在多年的問題。據統計,全國有13個省、自治區沒有一所中央財政直接支援的高校。他認為,教育公平首先是機會公平,“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明確要大力促進教育公平,提出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這令人非常欣慰。

  據全國政協委員劉明華統計,城市之間上重點大學的指標差距最大的達到90多倍,平均差距是50倍,非“211”和“985”學校的學生在就業時面臨著嚴重的歧視。他分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教育資源分佈的不公平。“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注意到了這一點,從老百姓最關心的民生問題入手,必將會引領人民的幸福指數更高。

  醫療: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草案摘要】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加快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建立和完善以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為基礎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支援中醫藥事業發展。

  【解讀】“200元、70%。”這是全國政協委員孫繼業對規劃綱要草案中印象最深的數字。

  “200元”是指2011年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要提高到200元。“70%”是指今後五年城鄉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要實現全覆蓋,城鄉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政策範圍內的醫保基金支付水準提高到70%以上。

  此外,規劃綱要草案還提出完善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大力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

  全國政協委員楊麗霞認為,應加強縣醫院的改革發展,將其作為承上啟下的公立醫院改革中的重要部分,以此緩解大醫院的看病壓力。另外,規劃綱要草案中提出建立多元辦醫格局,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希望加快相應的立法工作和制度建設。

  住房:房價要與消費能力基本適應

  【草案摘要】堅持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相結合,加快完善符合國情的住房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逐步形成總量基本平衡、結構基本合理、房價與消費能力基本適應的住房供需格局。加大保障房供給,並改善房地産調控。

  【解讀】全國政協委員張道宏表示,綱要草案提出建立廉租房、公租房、商品房的住房供應體系,這樣的雙軌制住房體系使得人人有房住不再是夢想。

  全國政協委員周中樞告訴記者,綱要草案提出,要進一步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和問責機制,由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市、縣級政府負直接責任。對穩定房價、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不力,從而影響社會發展和穩定的地方,要追究責任。“問責制和倒逼機制的建立將避免好經不念、好經念歪。”

  考核:結果作為幹部任免依據

  【草案摘要】強化綱要實施,實行綜合評價考核,加快制定並完善有利於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績效評價考核體系和具體考核辦法,弱化對經濟增長速度的評價考核,強化對結構優化、民生改善、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等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綜合評價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各級政府領導班子調整和領導幹部選拔任用、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

  【解讀】全國政協委員孫南申認為,“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不惟GDP,重視民生考核,並且每項任務都有具體措施,保證了綱要實施的效果。

  “強調綜合評價考核和監測評估,這還是第一次。”全國政協委員趙振銑表示。 (辛紅)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