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預算公開”在監督和試驗中探索前行

2011年06月03日 22:05:1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三個月後,人大代表要求“曬賬本”的呼聲使廣州亞運會重新成為網路熱詞。

  “廣州亞運會究竟花了多少錢?政府欠了多少債?搞民生的錢又該從哪來?”廣州市人大代表鐘南山問。

  由於亞組委相關負責人目前無法聯繫到,關於錢款的準確數字尚待核實,但是這個要求本身顯示,代表們對政府的“錢袋子”盯得越來越緊了,甚至還有代表建議成立專門的預算審議委員會。

  事實上,預算公開的字眼正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地方兩會上代表、委員的建議和提案中。

  在正在進行的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上,505名人大代表除了審議和表決政府工作報告及選舉兩名人大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另一項最受關注的議程就是審議總額逾425億元的2011年預算草案。

  每位代表拿到的是兩本厚達800多頁、涵蓋108個政府部門的部門預算報告和編制説明,在專題審議會上,代表們圍繞著“治堵費用”和“公務員購房補貼”等支出項目,向部門行政首長提出了詢問。

  “現在城市擁堵問題已成為中國大城市的通病,我關心的是今年政府會安排多少費用用於治堵,主要花在哪些方面?”人大代表黃漢光發問。

  對此,主管這項工作的廣州市交委主任冼偉雄立刻進行了回應:“財政安排了19.3億,主要用於公共交通改造和補貼。”

  類似這樣的詢問並提出修改意見,在廣州已不是第一次。自2009年廣州率先在網上“曬”全部部門預算以來,除了接受人大代表的詢問和審議,同時也在接受公眾的監督。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説:“預算是數字化的執政綱領,是國家財政的核心,如果政府沒有預算,或者預算不向社會公開,民眾就很難知道政府都做了什麼,做的事情是不是民眾希望的,甚至是不是該花這些錢去做這些事情。”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東部浙江省溫嶺市新河鎮人大會議上,代表們對最低一級政府的預算草案提出了56條意見和3個修正議案。這是中國地方人大代表首次行使“預算修正權”。只要5名以上代表聯合提出修正案,經大會辯論表決通過,就可以修改預算。

  去年1月,中國西部四川省的白廟鄉因把買一瓶礦泉水、招待上級用餐等詳細的公務支出費用全部在網上公開,而被中國網民稱為“全裸”鄉政府。

  “公開是預算監督的前提,沒有公開就無所謂監督,甚至可以説任何監督都不比公開有效。”中國公共預算學者、中山大學教授馬駿説。

  一個設在中國特區深圳的“公共預算觀察志願者”團隊,從2008年開始就年年向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提出公開預算的申請。

  也是在那一年,他們得以獲准查看並拍攝2008年深圳市部門預算,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向普通公民公開財政預算。

  “政府預算是公共預算,既然已經向人大代表公開,就應該向全社會公開。”擔任一家大型國有企業總經濟師的廣東省人大代表辛瀑連續兩年呼籲中國頭號經濟大省公開全部部門預算。

  然而,中國地方政府對預算公開的探索似乎也不是一帆風順。

  “經我們統計,廣州市114個部門,只有21個部門在網上公開了部門預算,不公開的佔八成。”志願者中的“80後”海歸李德濤説。

  曾經許諾“預算經人大會議通過後就上網”的廣州市財政局局長張傑明給出了解釋,“原來由財政局統一公開是因為沒有規定由誰公開,現在財政部有規定,由各部門自行公開。”

  劉尚希説:“收入從哪來,錢又花到哪去,公眾都有知道的權力。民眾越來越關心預算是社會進步的體現。”面對多數部門並未公開“曬賬本”,張傑明建議:“國家應對不公開預算的後果加以明確,規定相應的懲罰性措施。”

  實際上,不止是中國地方政府在試驗中不斷推進預算監督,中央政府層面也拉開了預算公開大幕。繼2010年國家四部委網上公佈部門預算,今年兩會後,中央政府部門預算公開的範圍有望進一步擴大。

  民眾對預算的關注推動了政府預算的精細度。“預算公佈也在逐步完善,未來的預算公開將會更加細緻,儘量讓公眾看得明白、清楚。”劉尚希説。(葉前 李克瑤)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