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黨報談如何解決“啃老”問題:自立自強亦須幫

2011年06月03日 22:05:16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大多數時候,啃老不是主動的選擇,而是一種無奈的過渡。對啃老現象不應一味指責,更不能貼上“啃老族”的標簽。正確的導向應該是鼓勵年輕人增強信心、奮發有為、積極向上,同時創造充分條件和良好環境,讓他們走出啃老的怪圈

  值得重視的“啃老”現象

  ●雖然“老養小”家庭有所增加,但以啃老作為一種長期生活方式的人畢竟是少數

  “啃老族”的説法最初來自英國,英文簡寫為NEET,字面含義是指義務教育結束後不升學、不就業、不參加職業培訓、依靠父母生活的年輕人。在我國,媒體也把“啃老族”叫做“吃老族”或“傍老族”,他們年齡大多在二三十歲,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和意願,但又不能去工作,需要父母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費。與傳統的“老失業人群”(4050)相比,社會學家將這些“2030”稱之為“新失業群體”。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李春玲分析,“啃老族”和新失業群體不能完全畫上等號,“啃老族”中也有一部分低收入群體,他們有工作、能謀生,卻因為文化程度低、技能差,只能獲得較低的薪水,需要父母資助才能維持正常生活。她認為可以將“啃老族”分為失業、待業人員群體和低收入就業人員群體,主要包括畢業後找不到滿意工作的大學生、怕苦怕累不願從事中低端勞動的年輕人、下崗失業的中青年等。此外,還有少數家庭條件優越,不工作也能獲得物質享受的富二代“啃老族”等。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就業壓力增加和物價、房價上漲等原因,一些年輕人從最初的“啃吃、啃穿”向“啃房、啃車”演變。

  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梅志罡將“啃老族”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基本生存型啃老,一類是享受型啃老。根據他的研究,城市中80%的青年購房都需要父母的經濟援助。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有相當一部分家庭存在“老養小”的現象。

  儘管如此,專家表示,真正意義上的“啃老族”比例很小,要區別對待啃老現象和“啃老族”,並且慎用“啃老族”這一詞語。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説,啃老現象在我國確實存在,而且近年來有增加的趨勢,但以啃老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還是將其作為一種暫時、過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長期的生存狀態。“對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來説,啃老不是主動的選擇,而是一種無奈的過渡。對啃老現象不應一味指責,更不能貼上‘啃老族’的標簽,這對於激發他們走向就業市場是不利的,正確的導向應該是鼓勵年輕人增強信心、奮發有為、積極向上。”

  長期研究老齡化問題的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員繆青認為,啃老現象的背後反映出老年人的孤獨寂寞:“我國的養老一直是以家庭支援為主,屬於傳統的、小規模養老,社區對老人的照顧和關愛又不夠,有些老人希望被孩子啃,願意和子女住在一起,這樣就會有更多的精神慰藉。”

  啃老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有年輕人自身的因素,也有社會方面的因素

  “啃老現象是現階段我國一些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當然也與文化傳統和個人因素有關。”李春玲分析。

  當前社會整體經濟水準上升,導致獨立生活成本增大。啃老群體面對的是一個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的轉型社會,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城市中的生活成本也急劇攀高,飆升的房價、上漲的物價給不少年輕人造成生活壓力,客觀上形成了啃老群體向父母和家庭伸手的社會原因。

  就業壓力促使啃老群體出現。我國勞動力資源近年來呈現相對飽和趨勢,不僅總量供大於求,而且結構性矛盾突出。一面是大量畢業即失業的高校畢業生,一面是許多基層工作與技術工種“求賢若渴”。我國的大學畢業生短短30年左右增加了10倍,由於高校專業設置不合理,教育和人才培養與市場脫節,導致人才供給和需求的比例不斷失衡,許多人一畢業就失業。而在低端勞動力市場上,低薪不就業的現象也屢見不鮮。那些文化程度較低、缺乏技能的年輕人就業渠道偏窄,只能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一部分人索性選擇不工作,在家“啃”父母。

  夏學鑾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説,就業結構、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係等因素決定了啃老群體的人數和時間長短。

  啃老與我國的文化傳統以及家庭養老模式有關。“在我國的文化傳承中一直有啃老現象,比如以前的兄弟分家産就是一種啃老,只不過現在父母贊助孩子買房、買車多數屬於超前透支。”

  梅志罡告訴記者,我國長期以來以家庭養老為主,沿襲著“反哺”式養老傳統,父母與子女很難像西方國家那樣分得清清楚楚,“父母的就是子女的”、“父母面前孩子永遠是孩子”等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尤其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後,許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這些都讓“被啃”的父母和“啃老”的子女覺得啃老理所當然。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