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北京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高低“兩極”相差4倍

2011年06月03日 22:05:17  來源:《新京報》
字號:    

  去年,北京全年CPI增長2.4%,漲幅高於上年3.9個百分點,其中低收入階層CPI達到4%。北京市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低收入階層食品支出佔比較大,因此漲幅較高。低收入階層CPI的漲幅,將成為低保標準制定、低收入人群補貼等數據的依據。

  昨日,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聯合發佈北京2010年統計公報。

  【CPI漲幅】

  低收入階層高全市1.6百分點

  公報:數據顯示,去年低收入層CPI漲幅為4%,高於全市平均數1.6個百分點。市統計局表示,北京2005年起測算低收入階層的CPI,此數據作為確定低保標準、低收入補貼等的依據之一。

  總體看,低收入層的CPI漲幅普遍比全市平均數高。2009年,全市CPI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低收入階層比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

  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于秀琴説,從1月看,CPI漲幅已低於前期,春節後,食品尤其是蔬菜價格出現回落,物價上漲趨勢緩和。可以預見,今年CPI的上漲還在可控範圍內,但不能忽視通脹壓力。

  解讀:北京市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低收入人群中,食品支出所佔比重大,所以一般情況下,低收入層CPI要比全市的CPI高,因為這一群體對物價的變化敏感程度較高,這也將是未來經濟政策調控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以去年為例,全市CPI中食品漲幅為5.5%,低收入階層食品漲幅為7.9%。

  【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

  高低“兩極”相差4倍

  公報:去年北京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29073元,比上年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6.2%。

  市統計局表示,去年起,北京分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中等收入戶、中高收入戶、高收入戶五個層次,統計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數據顯示,去年低收入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36萬元,高收入戶5.37萬元,兩者相差4倍左右。

  同時,“十一五”期間,全市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9.2%,低於“十五”時期平均增速2.4個百分點。

  解讀:關於增幅為何降低,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分析,這是由於北京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近幾年保持快速增長基數加大,每一個百分點都需要更大的增長才能支撐所致,從宏觀角度來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下降屬於正常範圍,根據“十二五”的規劃,北京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仍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房屋價格】

  持續17個月同比增長

  公報:2009年7月以來,房價一直同比增長,其中2010年4月漲幅達到最高。從環比看,自2010年5月以來一直維持在穩定的水準。

  統計數據顯示,房屋售價自去年5月開始逐步走穩,月度同比漲幅持續小幅回落。去年,全市房屋售價從4月份同比上漲14.7%回落到10月份上漲11.1%、11月份上漲9.1%,12月份回落到上漲6.3%。全年房屋售價比上年上漲11.5%,其中新建住宅上漲18%,二手住宅上漲5%。房價快速上漲的勢頭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此外,本月國家統計局按新方案發佈了房價資訊,北京也按此方案進行了發佈。從數據看,房價仍在小幅上漲。市統計局表示,要分析今後房地産價格的走向,還要繼續觀察後幾個月的數據。

  解讀:市統計局表示,剛出臺的房産市場新政,在控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同時,還要讓房價結構趨於合理的、尤其是趨於民生的範圍內。趨於民生的範圍就是大量增加保障房的建設,以解決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

  - 概念解釋

  低收入階層CPI 市統計局表示,此次公佈的數據,來自於全市5000戶抽樣調查家庭的記賬記錄。將5000個樣本分為5個檔次,最低一檔為低收入戶,結果顯示這一檔的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13692元,針對這一群體樣本統計出居民消費指數,作為低收入層CPI數據。

  - 相關新聞

  西城每人平均住房17.31平方米

  本報訊 根據西城區統計局昨日發佈的公報顯示,西城區每百戶家庭中,有30戶家庭擁有汽車。每人平均住房面積則相對不太寬鬆,為17.31平方米。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西城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1633元,比上年增長8.7%;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性支出22277元,比上年增長9.3%。全區居民每人平均住房使用面積17.31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5%。

  據居民家庭生活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10年,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30輛,比上年增長3.4%;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家用電腦108台,比上年增長8%。

  從人口上看,2010年末,全區總人口(包括戶籍人口與暫住人口)162萬多人,比上年增長2.2%。其中戶籍人口近134萬人。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