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武警黃金部隊32年探獲黃金資源儲量2269噸

2011年06月03日 22:05:33  來源:人民公安報
字號:    

  作為國家戰略儲備資源和“經濟安全砝碼”,黃金的戰略地位不容忽視。2007年以來,中國黃金年産量一直位居全球第一。這也讓越來越多的目光聚集在一支為中國黃金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生力軍身上:武警黃金部隊。

  “十一五”期間,武警黃金部隊先後探獲資源量在100噸以上的超大型金礦3個,累計探獲金資源量619噸,探明銀資源量479噸、銅鉛鋅資源量40萬噸、鎢鉬資源量31萬噸。黃金部隊組建32年來,先後發現金礦床325處,探獲黃金資源儲量2269噸,推動了新礦山開發、老礦山增儲,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

  一場尋金戰役就是一次科技密碼的艱辛解譯

  如何“點石成金”?武警黃金部隊高擎科技利劍,堅持“精兵利器”建設,打造現代化尋金勁旅。

  地質錘、羅盤、放大鏡的找礦“老三件”拓展為數位錄影機、掌上電腦、手持GPS等 “新五件”;新型全液壓鑽機、高密度電法儀、衛星遙感等先進裝備和技術手段成倍提升工作效率;全球定位儀、海事衛星電話等對礦點實行高效管理;地理資訊系統、通信網路佈局、野外數字勘查工作體系等標誌著找礦進入數字化時代……

  1986年,武警黃金二支隊官兵第一次揭開了哈達門溝金礦的神秘面紗,1992年探明哈達門溝金礦25噸。由於持續多年開採,礦山保有資源儲量銳減。2008年,武警黃金地質研究所領銜挑起 “哈達門溝金礦構造控礦規律及找礦方向研究”的科研項目。科研人員結合研究礦區成礦背景和礦化富集規律,建立構造控礦模型,運用高精度物探方法和構造地球化學方法預測礦脈延伸情況,最終確定厚大石英脈的直接找礦標誌,圈定成礦預測區和找礦靶區,哈達門溝找礦“柳暗花明又一村”!黃金二支隊官兵累計發現金礦脈95條,圈定礦體28條,探明金資源儲量102.3噸,哈達門溝金礦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第一大金礦。

  如果説高科技是金引擎,人才就是引擎的拉動者。武警黃金部隊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十一五”工程,部隊黨委連續出臺五個人才隊伍建設“一號文件”,定向投入2000多萬元,打造了一支包括34名博士、116名碩士和117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在內的地質找礦精銳之師。17項科研成果榮獲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1個集體獲軍隊科技創新群體獎,1人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10多人入選全軍和武警部隊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