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説過,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十個手指有長短,國家水準有高低。”為什麼一些國家是發達國家,另一些國家是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如何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中國何時能成為發達國家?在近日召開的“現代化科學:國家發達的原理和方法”暨《中國現代化報告2011》專家座談會上,與會學者展開熱烈討論。
中國科學院現代化中心主任何傳啟在會上作主題發言。他指出,現代化科學是關於現代化現象的一門新興交叉科學,是關於世界前沿和國家發達的一門科學,是關於現代文明的前沿變化和國際競爭的一門學問。現代化猶如一場國際馬拉松,跑在前面的國家成為發達國家,跑在後面的國家成為發展中國家。在過去300年裏,發達國家的比例不到20%,發展中國家的比例超過80%;在大約50年裏,發展中國家升級為發達國家的概率約為5%,發達國家保持發達水準的概率約為90%,發達國家降級為發展中國家的概率約為10%。
何傳啟説,一般而言,國家發展水準與國家創新價值比例成正比,與勞動價值比例成反比;與物化勞動比例成正比,與活勞動比例成反比;與有效勞動和高效勞動比例成正比,與無效勞動和低效勞動比例成反比;與有效投資和高效投資比例成正比,與無效投資和初級資産比例成反比;與先進技術比例成正比,與落後技術比例成反比。
在《中國現代化報告2011》中,何傳啟指出,中國的現代化戰略選擇可分“四步走”:第一步,完成第一次現代化,進入第二次現代化,世界排名進入前60名;第二步,達到中等發達水準,世界排名進入前40名;第三步,達到世界先進水準,世界排名進入前20名;第四步,達到世界前列,世界排名進入前10名。何傳啟具體分析説,目前,中國居發展中國家中間水準,處於第一次現代化的成熟期,有些地區已進入第二次現代化,多數地區尚處於第一次現代化。21世紀,中國可選擇綜合現代化路徑,兩次現代化協調發展並加速向第二次現代化轉型,以迎頭趕上21世紀後期的世界先進水準。
與會學者高度評價《中國現代化報告2011》是高水準的學術創新成果。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指出,中國的現代化既是國家目標,也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期盼。研究現代化規律,創新現代化理論,促進現代化建設,是中國科學家的一份歷史責任。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