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內蒙古和東北三省遭受罕見嚴寒 局部逼近-48℃

2011年06月03日 22:05:39  來源:中國天氣網
字號:    

呼倫貝爾出現冰霧天氣,行駛車輛都打起了警示燈,行駛緩慢(攝影:余昌軍)

  吉林霧凇島上的垂柳挂滿了潔白晶瑩的霜花,江風吹拂銀絲閃爍,美不勝收(來源:新華社)

  近日,素來習慣於低溫嚴寒的內蒙古東北部和東北三省正在經受近年少見的嚴寒考驗,局部氣溫甚至逼近-48℃。

  內蒙古呼倫貝爾整個城市被“速凍”

  近幾天,家住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區水泥廠宿捨得張先生要“全副武裝”才敢出門,在海拉爾生活多年的他,已經習慣當地冬季寒冷的天氣,但這次“超低溫”卻讓他不敢怠慢,除了棉衣棉鞋,出門時連襪子和手套都要套兩層。

  “今年冬天感覺特別冷,防寒衣服一件都不能少,出門就能感受到刺骨的寒冷。”張先生説,有很多年都沒有這麼寒冷過了,簡單的一層棉衣早已失去禦寒作用,城市裏被逼人的寒氣籠罩,大街上的人們行色匆匆,好像都在躲避寒冷。

  據內蒙古區氣象臺高級工程師張桂蓮介紹,受冷空氣影響,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從12日開始持續低溫天氣,至16日,連續5天。是入冬以來溫度最低、持續時間最長的極寒天氣過程。期間,以圖裏河14日出現的-47.4℃為最低,並創下當地今冬最低溫的記錄。不過,這個氣溫與歷史最低值還有一定距離,呼倫貝爾其他測站也尚未出現突破歷史極值的低溫。

  以呼倫貝爾市的根河為例,在1951年至2010年60年中,幾乎每年1月中旬都會出現最低氣溫小于-40度的低溫,其中比較嚴重的年份為:1961年1月4日至19日,連續16天低溫。1月中旬極端最低氣溫為-48.5℃,出現在1960年1月18日。近期的低溫雖然沒有突破當地極值,但也是不多見的情況,給當地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

  嚴寒低溫導致呼倫貝爾全市出現冰霧,能見度差,地上樹上全是冰,人們出行受到很大影響。在家住牙克石市的許女士看來,似乎整個城市也如同人們感受的寒冷一樣,被“速凍”了。“大街上人少了許多,人們盡可能在晚上不出門。路面上被車尾氣化開的積雪,大都積成厚厚的冰層,人們在冰上行走時,步步都要小心。”許女士説。這樣的冰霧天氣一直持續到17日才有所好轉。

  低溫對當地畜牧業影響最大。嚴寒天氣使牧民無法正常放牧,呼倫貝爾草原牲畜提前一個半月進入飼養期,圈養方式能夠有效減少牲畜凍死凍傷,但是當地飼草仍有缺口。當地政府及駐軍為牧民破雪開道,送去米麵等生活必須品及草料等物資。

  受寒冷天氣影響,呼倫貝爾市各大醫院中,患咳嗽、感冒、氣管炎的人數增多,尤其是以小兒和老年患者居多,並且多為呼吸道疾病。

  未來三天,內蒙古東北部氣溫有所回升,冰霧天氣好轉,能見度轉好。不過,呼倫貝爾市的海拉爾、牙克石、根河等地氣溫仍在-35℃左右。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