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

2011年06月03日 22:05:4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1月7日,正在德國進行正式訪問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1月7日,正在德國進行正式訪問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7日上午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就中德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會談是在總理府以同傳方式進行的。

  李克強首先轉達了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對默克爾總理的新年問候。他説,此訪的目的是要落實好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促進中德關係取得新的發展。

  李克強説,盤點去年中德關係,值得描繪的亮點很多,特別是雙邊貿易額達到了中歐貿易總額的近三分之一。兩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共識很多,相互支援、相互幫助。事實證明,中德可以成為彼此可靠的夥伴,兩國關係發展還有很大潛力,經貿合作也大有可為。雙方應為首輪中德政府磋商精心籌劃、密切磋商,確保取得成功。

  李克強説,我此次來訪還希傳遞的資訊是,在歐洲經濟面臨暫時困難的時刻,中方支援歐盟保持團結、繁榮和穩定,願與歐盟同舟共濟,攜手應對危機,實現互利共贏。

  李克強説,人類不應當再有戰爭,和平應當取代戰爭,對話應當取代對抗,緩和應當取代緊張,所有問題都應通過平等協商,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有智慧地加以解決。當今世界呈現多極化、多樣化和民主化趨勢,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發展水準的國家應相互尊重、平等相處,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李克強還介紹了中國的發展狀況,表示30多年來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很大成就,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較快地實現經濟回升向好,很重要原因在於堅持改革開放,採取了所有應對政策和中國人民的辛勤勞動。只有實行改革開放和公平競爭,才能體現活力,産生增長動力。中國仍面臨許多挑戰,將繼續推進改革,完善市場環境。

  默克爾積極評價兩國關係發展,高度讚賞中國的發展成就。她表示,兩國關係十分緊密,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政治上,雙方高層往來頻繁,兩國領導人就雙邊關係和國際事務保持信任和密切合作,各種對話機制富有成效。經貿上,兩國企業合作與投資擴大,熱情很高。文化上,“德中同行”活動順利落幕。此訪將為保持德中關係的連續性作出貢獻。德方願通過中德政府磋商同中方在政治、經濟、外交、科技、環保、社會等各領域進行對話,願在推動歐盟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上發揮積極作用。

  默克爾通報了德國和歐盟經濟形勢,對中國支援西班牙等歐盟國家應對主權債務危機表示歡迎。她表示,實現歐洲一體化是歐洲人的願望,歐盟國家要捍衛歐元,絕不能從一體化進程中倒退,歐盟國家應下決心進行改革和調整,提升經濟競爭力。

  李克強還闡述了中方在人民幣匯率、加入《政府採購協議》、智慧財産權保護、技術轉讓和稀土等問題上的立場和政策。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責任編輯: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