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發改委:健全基層衛生人才培養制度 用待遇留人

2011年06月03日 22:05: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24日舉行聯組會議,就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回答詢問時指出,健全基層衛生人才的培養制度,多渠道地培養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衛生人才;要積極創造醫療衛生人才到基層服務的良好環境,建立激勵機制,用待遇留人。

  朱之鑫説,六個部門發了一個關於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的建設規劃,重點有以下內容:一是健全基層衛生人才的培養制度,多渠道地培養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衛生人才,今年已經開始實施了,啟動了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的項目,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培養全科醫生,今年第一批的5000名國家免費醫學生招錄工作已經順利完成。中央財政為每名免費醫學生每年補助6000元。二是更多地通過對現有醫務人員的培訓,解決短期內基層需要的全科醫生。準備用三年的時間,培養五萬名全科醫生,今年轉崗培訓有15000名,中央財政拿了9000萬,支援中西部地區基層全科醫生的轉崗培訓工作。三是加強基層衛生人員的在職教育,準備用三年的時間,分別為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村衛生室培訓醫療人員36萬人次、16萬人次、137萬人次,顯著提高水準。

  朱之鑫指出,要積極創造醫療衛生人才到基層服務的良好環境。通過完善代償學費和助學貸款提前晉陞職稱等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高等院校畢業生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二是通過實施鄉鎮衛生院招聘執業醫生、全科醫生特設崗位等項目,來招聘優秀人才到基層工作。這次醫改啟動以來,已經累計為鄉鎮衛生院招聘了2萬餘名的執業醫師。三是通過多渠道的對口資源和雙向培訓。現在所有的三甲醫院、部隊醫院都和地方的縣醫院建立了對口的支援機制。四是要創新服務模式,探索全科醫生和城鄉居民形成穩定的服務關係,這是一個比較新的嘗試。第三,健全人才的激勵機制,實際上也是三個內容:一是發揮好全科醫生的作用,用事業留人。建立健全全科醫生職稱的標準,根據基層的實際,晉陞標準體現在接診量和群眾滿意度等因素,解決全科醫生的發展問題。二是要建立激勵機制,用待遇留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單位內部的績效工資分配首先向臨床一線醫生等傾斜,同時照顧到老情況,對長期在基層工作的衛生技術人員也要給予工資的傾斜。

  衛生部副部長張茅也指出,基層衛生機構最缺的是人才。要加強全科醫生的培養、住院醫師的培訓,這是基本的、長遠的問題,要吸引和留住人才在基層工作。加大財政投入以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堅持公益性,主要提供公共衛生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但是又不能吃大鍋飯,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推進人事制度、激勵機制的改革,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真正多勞多得,優勞優得,把服務品質、服務效率作為考核醫務人員的標準,增強基層的活力。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