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黨報刊文稱:是時候該用“猛藥”整治看病貴亂象

2011年06月03日 22:06:1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何時搬掉這座山?單行道工作室繪

  如今看病費用究竟有多高?11月上旬,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教授在南京醫科大學做《關於醫學技術發展的價值思考》報告時指出,20年前,胃癌診斷需440元,而現在基礎診斷需要2830元,如果運用高端診斷技術所需的花費則達到8000元到1萬元;胃癌的化療已從20年前的每人次平均100元提高到現在的1.5萬元。他認為,醫藥生産、流通企業對醫療技術的過度使用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當然,絕大部分人都是因普通病患去看醫生的。人食五穀雜糧,誰都有個頭疼腦熱的時候,都希望少花錢、看好病,但如今動輒數百、數千的花費令許多人感嘆看病真是貴。

  今天本版刊登的幾封讀者來信,揭露醫院高收費、亂收費以及過度醫療的背後,是醫院、醫生為了發福利、拿回扣、拿紅包……雖然客觀上説這是以藥養醫的體制機製造成的,但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犧牲患者和國家的利益,背離了醫生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

  三方逐利造成看病貴

  看病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醫院、醫藥企業、醫藥(器械)流通企業三方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由於體制和經營機制的原因,一些醫院不能得到足夠的生存、發展資金,或盲目擴張亟需資金,便想方設法向患者索取,造成各級、各類醫院把利益最大化作為辦院的主導思想,把患者當做搖錢樹,不擇手段地“宰人”。醫生開“大處方”、“花處方”、濫檢查、增加住院日等過度醫療行為屢禁不止。

  治理“小藥死” 監管機制要理順

  縱然有關部門反覆發文件、下禁令,可是藥品貴的問題始終未能得到根本解決,根源之一就在於多頭管理及管而不理。治理 “小藥死”還得從體制機制上入手,變産、供、銷多頭管理為集中管理,要有部門為此負總責。

  揭秘看病為何這麼貴:檢查多又貴 社保吃大虧

  承諾醫療“減負” 重在制度落實

[責任編輯: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