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環保部長周生賢:中國當前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2011年06月03日 22:06:15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資料圖

  ●“十一五”二氧化硫減排目標提早一年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提早半年實現;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綜合作用日益顯現

  ●當前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壓力繼續加大。我們必須增強憂患風險意識,科學把握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和環境管理規律,有效化解各種矛盾和難題

  ●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提高生態文明水準,要積極探索一條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中國環保新道路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提前實現

  記者:在“十一五”收官之際,您如何評價這段時期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主要成績有哪些?

  周生賢:“十一五”以來,我們堅持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指向,以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為主題,以做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和危機後的環境保護為主線,以解決影響可持續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以污染減排為抓手,環境保護成效不斷顯現。突出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提前實現。2006年至2009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計分別下降9.66%和13.14%。“十一五”二氧化硫減排目標提早一年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提早半年實現。

  部分環境品質指標持續好轉。與2005年相比,2009年環保重點城市空氣二氧化硫平均濃度下降24.6%;七大水系國控斷面I—III類水質比例提高16.1個百分點。

  污染防治能力大幅提升。截至2009年底,全國脫硫機組裝機容量佔全部火電機組的比重由2005年的12%提高到71%,城鎮污水處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2.3%。

  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綜合作用日益顯現。完成環渤海、海峽西岸、北部灣、成渝和黃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區等五大區域重點産業發展戰略環評的初步成果報告和重點專題驗收;2006年至2009年,上大壓小、關停小火電機組6006萬千瓦,淘汰落後煉鐵産能8172萬噸、煉鋼産能6038萬噸、水泥産能2.14億噸。

  民生保障和改善取得新進展。編制完成《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2010—2015年)》;出臺首個全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保規劃;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

  環境監管機制不斷創新。著力構建區域空氣聯防聯控工作新機制;建立了重點流域省界斷面水質考核機制。

  清醒認識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環境形勢

  記者:如何認識我國當前以及今後一段時期的環境形勢?

  周生賢:“十一五”期間,我們開展了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環境宏觀戰略研究和“十一五”環保規劃執行情況中期評估,經研究和分析,當前環境形勢可以概括為:局部有所改善,總體尚未遏制,形勢依然嚴峻,壓力繼續加大。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在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時,把經濟增長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和資源環境約束日趨強化,作為我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面臨的首要突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增強憂患風險意識,科學把握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和環境管理規律,有效化解各種矛盾和難題,進一步做好“十二五”環境保護各項工作。

  提高生態文明水準,要積極探索一條中國環保新道路

  記者:《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第六部分,以“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準”為標題,這在五年規劃中是第一次。在您看來,提高生態文明水準,關鍵要把握哪些重點?

  周生賢: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提高生態文明水準,要積極探索一條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中國環保新道路。

  代價小,就是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以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支撐更大規模的經濟活動。效益好,就是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建設相統籌,尋求最佳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排放低,就是堅持污染預防與環境治理相結合,用適當的環境治理成本,把經濟社會活動對環境的損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可持續,就是堅持環境保護與長遠發展相融合,通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不斷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十二五”要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優化作用

  記者:據了解,“十二五”環保規劃正在制定當中,這個環保規劃有哪些內容,打算解決哪些重要問題?

  周生賢:概括起來,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在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綜合作用。深化規劃和建設項目環評,明確生態功能區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完善環境法規政策標準體系,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和企業技術升級;大力發展環保産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深入推進污染減排。全面啟動縣縣建設污水處理廠工程,加快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啟動燃煤電廠脫硝,嚴格控制機動車尾氣排放;落實減排目標責任制。三是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大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進一步深化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政策措施;完善區域聯防聯控機制,改善城市和區域大氣環境品質。四是著力解決關係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紮實抓好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工作;加強重金屬、危險廢物、土壤污染治理。五是嚴格環境執法。繼續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身體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集中開展沿江沿河環湖化工企業綜合整治工作。六是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加大以獎促治力度,全面啟動“連片整治”示範工作,穩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強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和管理,保護生物多樣性。(記者 武衛政)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