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遏制礦難 多從管理找原因

2011年06月03日 22:06:3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幾十人死亡的事故世界其他國家很少有,但在中國時有發生。遏制礦難,不僅要在投入上下大功夫,還要尋找更深層的原因

  各級黨委、政府十分重視遏制煤炭礦難。比如從國家發改委的角度看,從2001年開始,已經連續10年,每年從國家預算資金中撥款30億元來治理煤礦瓦斯,10年就是300億元,加上企業資金和社會上的資金,用於礦難治理的資金早已超過1000億元。

  雖然中國礦難的死亡人數和重大礦難發生的起數每年都有所下降,但造成幾十人死亡的礦難還是沒有消滅。幾十人死亡的事故世界其他國家很少有,但在中國時有發生。

  安全生産是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遏制煤炭礦難,不僅要在投入上下大功夫,我想還要在別的方面尋找更深層的原因。

  礦難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國煤炭産量大、煤礦地質條件差等客觀因素,也有管理體制上的因素,還有技術上的因素,比如我們對煤炭瓦斯的認識和掌握還不夠。

  我們更應該在煤炭的管理上多找原因。比如,在煤礦資源分配和大型礦井規劃實際上還有許多問題。各地為了推動當地經濟發展,辦了很多小煤礦,而整合這些煤礦需要花很大代價,也涉及到很多法律問題。前一段時間,山西進行煤炭的整合,受到了社會輿論的一些批評。但對我個人來講,我支援山西省採取的措施。如果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誰願意捅這個馬蜂窩?

  我們要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要支援大型煤炭企業兼併重組中小煤礦,對重組後的礦區進行整體規劃,全面改造,實現合理持續增長,提高礦井的安全可靠性。

  在技術上,我們還要提高機械化水準,減少下井人數。在國外的礦井,同時下井幾百人的並不多,但現在我國同時下井幾百人的礦井還有很多,比如最近河南平禹礦難,當時在井下有200多人,雖然大量人員升井,但是還有33人遇難。我們能不能把下井人數控制在100人以內?如果提高機械化水準,我想這完全可以做得到。(國家發改委副主任 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 記者 冉永平整理)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