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溫家寶在第六屆中歐工商峰會上的演講(全文)

2011年06月03日 22:06:4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10月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布魯塞爾出席第六屆中歐工商峰會。這是溫家寶在致辭。 新華社記者 武巍 攝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日在布魯塞爾出席第六屆中歐工商峰會併發表演講。演講全文如下:

  溫家寶總理在第六屆中歐工商峰會上的演講

  (2010年10月6日,布魯塞爾)

  兩年前,金融危機剛剛爆發時,我在中歐工商峰會上演講強調的是信心,今天我要強調的是冷靜、智慧和勇氣。面對中歐這麼多工商界領袖,我想重點講講歐盟工商界關心的幾個問題,借此機會澄清事實,消除誤會,使我們合作得更好。

  一個基本的事實是,中歐之間貿易和投資發展很快。據歐盟統計,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2009年歐盟的出口整體下降,但對中國出口增長4%。今年上半年歐盟對中國出口更是增長了42%。昨天晚上,我對德國進行了短暫訪問,我對默克爾總理講,中德貿易大約是每個月100億美元,今年可能超過1200億美元。整個中歐貿易2009年約4000億美元,今年可能超過5000億美元。這就是基本現狀和事實。

  關於人民幣匯率,我昨天同歐元區“三駕馬車”會談時講,歐洲的領導人和工商界不要參與壓迫人民幣升值。看一下基本事實,從1994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到現在,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已升值55%,而一些主要貨幣都是貶值的。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深化改革,到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2%,這期間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仍大幅增加。中國貨物貿易是順差,服務貿易是逆差;加工貿易是順差,一般貿易是逆差;對美國、歐盟是順差,對韓國、日本和東盟是逆差。難道這還不能説明這是貿易結構問題而不是匯率問題嗎?最近歐元匯率波動很大,但不是人民幣帶來的,而是美元造成的,怎麼能把這個帳算到中國頭上?貿易不平衡是全球化條件下的結構性問題,不要把它政治化。我們的目標是追求平衡、可持續的貿易,絕不追求順差。

  2009年1月,在寒冷的冬天,我訪問了歐洲,除了帶去戰勝金融危機的信心之外,還及時派出採購團,向歐洲國家採購産品。歐盟是中國的戰略夥伴,當歐元區一些國家發生困難時,中國沒有袖手旁觀,穩定持有並購買歐元債券,在最困難時候幫助了冰島、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今後我們還會繼續支援,幫助一些國家度過難關。在座的企業家心裏很清楚,中國夠朋友。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