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賈慶林談中國發展道路:和平、開放、共贏、可持續

2011年06月03日 22:07: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7日上午在北京演講時總結了新中國60年多年來的發展道路:和平、開放、合作、共贏、可持續。

  由全國政協發起並舉辦的“21世紀論壇”當日在北京盛大開幕。

  賈慶林在作開幕式主旨演講時強調,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和平是中國發展的基本前提。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人民從近代以後遭受侵略的切身經歷中深感和平之可貴,把為國家發展營造一個和平穩定的周邊和國際環境作為對外政策的中心任務。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他指出,中國的發展是開放的發展,開放是中國發展的強大動力。中國從自身發展的經驗教訓中深刻地認識到,絕不能關起門來搞建設,只有改革開放才是強國之路。中國把改革開放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加快開展外向型經濟。從建立經濟特區到開放沿海、沿江、沿邊、內陸地區再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水準顯著提高,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絕不會關上,今後只會越開越大。

  他同時指出,中國的發展是合作的發展,合作是中國發展的鮮明特徵。中國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關係,同發達國家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深化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積極參與多邊事務,承擔相應國際義務,發揮建設性作用。無論遇到什麼艱難險阻,中國致力於同各國擴大友好合作的立場都不會改變。

  賈慶林還表示,中國的發展是共贏的發展,共贏是中國發展的必然結果。中國在對外交往中堅持互利共贏原則,在實現本國發展的同時兼顧合作夥伴的正當關切,不斷擴大利益匯合點。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也惠及世界,中國的前途命運同世界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中國的發展不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而是堅持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為世界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中國絕不做損人利己、與鄰為壑的事情。

  他指出,中國的發展是可持續的發展,可持續是中國發展的有力保證。中國正著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産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産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中國經濟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將為世界經濟發展開闢更加廣闊的空間。

  賈慶林説,中國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的巨大成就,但中國仍然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他説,使13億中國人民實現共同富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使中國實現現代化還需要幾十年的不懈努力。 (記者 黃少華)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