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四川多地泥石流40萬人緊急轉移 512災區受災最重

2011年06月03日 22:07:23  來源:中新網
字號:    

  

  8月14日淩晨,汶川境內映秀鎮、漩口鎮、銀杏鄉、三江鄉等鄉鎮發生多處泥石流災害,泥石流阻斷道路、沖毀房屋,泥石流衝出物致使120米寬的岷江河道淤塞,堰塞體平均高度達7米,致使岷江改道。圖為工程人員正在連夜處置堰塞體。中新社發 張浪 攝

  綜合消息,從本月12日開始,四川部分地方降大雨或暴雨,局部地方降大暴雨,引發多處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截至16日,已致成都市、德陽市、阿壩州等10個市(州)24縣(市)576萬人受災,造成13人因災死亡、59人失蹤,大約有40萬百姓被迫轉移離開了家園。其中,汶川特大地震集中災區德陽市綿竹市清平鄉和震中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及都江堰龍池鎮受災最為嚴重。

  連日強降雨已導致九寨溝環線發生多處滑坡,交通受阻;四川全省至少三個“512”地震極重鄉鎮(即綿竹清平鄉、安縣茶坪鄉和高川鄉)電力、交通、通信中斷,再次成為孤島;汶川縣銀杏鄉毛家灣、東界腦形成了兩處堰塞湖;綿遠河、雎水河、安昌河等3條河流逼近警戒水位,岷江、安昌河迎來洪峰;平武縣城發生嚴重內澇。

  同為“512”地震重災區的映秀鎮此次再遭泥石流災害重創,泥石流衝出物形成的堰塞湖致使120米寬的岷江改道,災後重建的映秀新城成為被洪水圍困的“孤島”。儘快解除映秀新城的洪水壓力,一直是搶險人員的重點工作。15日下午3時,經過搶險人員晝夜奮戰,原本預計下午17時挖通的泄洪槽提前打通,水流從泄洪槽通過,洪水對映秀新城衝擊水量開始減弱。

  同時,為了使搶險進度加快,救援指揮部臨時決定從燒火坪隧道口沿著岷江修一條圍堰,堵截河水進一步衝擊映秀新城。武警水電三總隊官兵立即調用了20輛自卸車、6台挖掘機加班加點作業。

  因泥石流臨時成立的搜救隊全力搜救被洪水圍困群眾,共解救受困群眾近600人,解救過程中未發生新的傷亡,同時對失蹤人員開展大規模搜救。

  四川省副省長鐘勉介紹説,目前,受災群眾已妥善安置,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清平鄉緊急轉移的3000名群眾被安置在5個集中安置點;映秀鎮緊急轉移的8000多人,採取分散和集中結合的辦法,給予妥善臨時安置。由於準備充分、預警及時、工作到位,雖然災情巨大,但最大限度避免了人員傷亡,把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目前四川省對受災群眾每人每天補助10元錢、1斤糧,對交通中斷的重災區組織直升機緊急調動食品、藥品、帳篷等物資,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醫療、有乾淨水喝、有安全住處。

  針對四川發生的嚴重山洪、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災害,國家減災委、民政部于8月14日啟動國家三級救災應急響應,國家減災委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長羅平飛率領由民政、發改、財政、交通運輸、衛生5部門組成的國家減災委工作組,緊急趕赴四川災區,了解災情,慰問受災群眾,協助指導抗災救災工作。

  15日,工作組先後前往受災最重的綿竹市清平鄉、汶川縣映秀鎮和都江堰市龍池鎮,實地查看了泥石流堆積體、房屋和基礎設施損毀以及受災群眾安置情況,下午與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交換了意見。工作組就進一步做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安置,完善措施確保安全度汛,及時核實上報並統一發佈災情,科學規劃組織做好恢復重建,管好用好救災款物等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四川省氣象臺最新天氣預報顯示,今天白天到晚上,四川盆地各市陰天間多雲有雷雨或陣雨,其中,廣元、綿陽、德陽、成都、雅安、樂山、眉山、宜賓、巴中、南充、廣安等十一市的部分地方有大雨到暴雨;川西高原四州市陰天間多雲有雷雨或陣雨,局部地方有大雨。

  而未來一週內,四川盆地西部和川西高原將有兩次降雨過程,降水偏多。四川省氣象局向全省發出氣象災害預警,地震重災區相關部門需繼續加強關注強降雨及其引起的次生災害。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副司長陶慶法介紹,隨著降雨的持續,當地災情會進一步加重,因為原來已經下來的泥石流要繼續往下游走。另外,還會産生新的崩塌、滑坡等等地質災害。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