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水利部:大型水庫無一垮壩 防汛抗洪取得初步成效

2011年06月03日 22:07:46  來源:中新網
字號: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劉寧稱,總的來看,今年雖然降雨範圍廣、洪水量級大、災害種類多、受災程度重,由於防禦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重要堤防無一決口,大型和重點中型水庫無一垮壩,防汛抗洪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劉寧介紹當前防汛抗洪工作情況。

  劉寧主要從八個方面介紹了近期防汛抗洪工作的情況:

  一是靠前指揮。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回良玉副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對抗洪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並赴防汛抗洪救災一線視察災情、指導工作。地方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也深入一線,各項防汛搶險救災工作有序進行。 

  二是提前部署。今年以來,針對汛情、旱情的發展變化,國務院、國家防總先後召開七次專題會議,其中6月下旬以來,回良玉副總理先後召開四次專題會議,有針對性地安排部署全國防汛抗旱工作。各地按照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要求,組織防汛檢查,充實防汛物資,修復水毀工程,完善防汛預案,提早做好各項準備。

  三是加強測報。國家防總、水利部密切監視汛情險情災情變化,提前于3月開始全天候應急值守,及時準確全面掌握分析防汛抗洪形勢,防汛、氣象、水文等部門加強監測力量,加密測次,強化部門聯合會商,編發防汛抗旱簡報297期,氣象災害預警資訊77期,水情彙報121期,水情預測預報資訊96期。

  四是強化應急。根據汛情災情發展,國家防總先後啟動15次防汛應急響應,其中根據江南、華南等地的嚴重汛情,6月21日啟動國家防總防汛Ⅱ級應急響應。流域防總和各級防指加強監測預報,聯合會商,聯合調度,強化防汛搶險力量,落實各項防禦措施。 

  五是科學調度。各級防汛、水利部門科學分析水情、雨情和工情,加強預測預報和會商,統籌上下游,兼顧左右岸,科學調度三峽等骨幹水利工程,發揮了巨大的攔洪削峰作用。三峽水庫入庫流量最高約70000立方米每秒,經水庫調蓄後,出庫流量40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控制下游荊江河段不超警,有效減輕中下游防洪壓力。丹江口水庫最大入庫流量達27500立方米每秒,最大下泄僅1900立方米每秒,削減洪峰94%。

  六是強化避險。各地堅持以人為本,及時緊急轉移群眾805萬人次,最大程度地減少了人員傷亡。雖然有6座小(Ⅱ)型水庫因超標準洪水垮壩,由於組織下游群眾轉移及時,無一人傷亡。在2號熱帶風暴“康森”防禦工作中,及時轉移群眾21萬餘人,6.4萬艘船隻回港避風。 

  七是合力抗洪。受災地區及時組織堤壩防守,加強巡查,連續奮戰,抗洪高峰時有200多萬人上堤防守。解放軍、武警官兵、公安幹警發揮了重要作用,承擔了大量急難險重的任務。今年以來,軍隊和武警部隊共動用兵力28.7萬人次,組織民兵預備役59萬人次,出動飛機和直升機21架次,車輛2.1萬台次,舟艇1.2萬艘次,轉移安置群眾98萬人次,挖掘土石43.8萬方,加固堤壩724公里。

  八是救助有力。國家防總、水利部先後派出105個工作組或專家組趕赴抗洪搶險一線,及時商財政部安排防汛抗洪經費,多次緊急調撥防汛抗洪物資。國家防總各成員單位根據各自職責分工,密切聯繫、全力配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劉寧指出,總的看,今年雖然降雨範圍廣、洪水量級大、災害種類多、受災程度重,由於防禦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重要堤防無一決口,大型和重點中型水庫無一垮壩,防汛抗洪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責任編輯:王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