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曹廣晶:三峽工程能夠從容應對此次洪峰

2011年06月03日 22:07:4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7月19日下午,三峽大壩開啟7個泄洪深孔和2個排漂孔泄洪。 7月19日至20日上午,三峽水庫將迎來峰值接近每秒7萬立方米的洪水,是三峽工程建成以來的最大規模的洪水。據了解,19日下午2:00,三峽庫區入庫流量已達每秒66500立方米,出庫流量達每秒38100立方米;到17:00,壩前水位147.74米。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在19日下午召開的三峽水利樞紐防汛新聞發佈會上,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董事長曹廣晶説,這次即將到來的洪水峰值雖大,但仍在工程設計範圍內,不屬於超標準洪水,對三峽來説足以從容應對。

  三峽工程建成後的首次大規模洪峰將於20日8時到壩。目前三峽集團公司正全力以赴,積極備戰,應對特大洪水考驗。

  根據水情記錄,歷史上通過宜昌的特大洪峰分別發生在1931年、1954年、1981年和1998年,其中1981年為最大洪峰,流量達70800立方米每秒。本次洪峰有可能刷新最高峰值記錄。

  19日14時,三峽大壩上游來水流量達到66500立方米/秒,為今年入汛以來最大洪峰。根據預測,20日8時,峰值接近70000立方米/秒的洪水將抵達三峽大壩。21日8時,洪水流量將會逐漸降至60000立方米/秒左右。

  據了解,三峽上游有100萬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三峽集團公司的測控系統已經覆蓋了其中60萬平方公里。加上大渡河、雅礱江上一些兄弟單位的測控系統,上游流域面積水情測控已經達到了80%以上的覆蓋率。

  曹廣晶説,本次洪水是三峽工程發揮防洪作用和接受檢驗的時機。2009年三峽工程基本建成後,今年汛期,三峽工程度汛運作條件屬樞紐工程初期運作階段,完全由大壩擋水,大壩及廠房度汛標準為千年一遇洪水,可抵禦流量近10萬立方米/秒的洪峰。

  他説,此次洪水峰值雖超過1998年,但歷時和洪量不及1998年。為迎接這次洪水,三峽集團公司已做好充分準備,三峽水庫在洪峰到來之前已將水位降至146米左右,目前水庫擁有200多億立方米的庫容,完全不懼即將到來的洪峰。

  19日,按照長江防總第14次調度令,三峽出庫流量控制在40000立方米/秒,之後按此流量控泄。曹廣晶説,三峽水庫控制下泄流量不超過56700立方米/秒,可保沙市水位不超過警戒水位,40000立方米/秒的下泄流量對於長江下游是安全的。在洪峰經過時,三峽大壩將攔蓄30000立方米/秒的流量。若無三峽工程攔洪,長江下游將面臨極大的防汛壓力。

  “儘管如此,並不意味著就能掉以輕心。”曹廣晶説,目前,三峽工程各單位24小時堅守崗位,並與地方航運、航道和海事等單位加強溝通協調,全力迎戰大流量洪峰。(記者劉紫淩 馮國棟)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