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目擊唱凱堤決口合龍:官兵將2.5噸鋼筋石籠填決口

2011年06月03日 22:08:11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27日18時16分,隨著武警水電二總隊下士蔡永強駕駛牌號為“WJ12DC032”的推土機,熟練地拉下操縱桿,把最後一車石料推進決口,被洪水撕裂340余米決口達6天之久的唱凱堤完成合龍。這意味著,原定6天的封堵計劃提前3天完成,撫河決口搶險封堵奇跡由此誕生。

  對武警水電官兵來説,這註定是一個難忘的歷史時刻!

  這一刻,預示著10萬受災群眾重返家園的日子指日可待!

  為了這一刻,500余名水電官兵已經連續奮戰72個小時。

  6月21日18時30分左右,唱凱堤決口,呼嘯的洪水很快撕開340米長的口子,10余萬堤內群眾被迫轉移。

  災情牽動著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心,同樣牽動著人民子弟兵的心。

  唱凱堤決口1個半小時後,武警水電二總隊500余名官兵攜帶318台(套)機械設備,通過摩托化、鐵路輸送等途徑,連夜從江西余江、江蘇常州、安徽蕪湖、福建廈門等地向撫州唱凱堤集結。6月25日,按照江西省有關計劃,武警水電官兵吹響了封堵唱凱堤決口的號角。

  當時,撫河上游泄洪,水位不斷上漲,水流越來越急,搶險地段地幅狹窄,道路受限。武警總部和水電指揮部領導現場召開封堵論證會議,並緊急抽調50余名技術專家參與搶險會戰。

  在離決口10米遠的搶險指揮部帳篷裏,搶險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武警水電指揮部副主任岳曦,指著“搶險工程進度表”為記者介紹相關情況。

  記者從進度表上看到,第一天只封堵了42米。“照這個進度,我們6天時間肯定完不成任務!”岳曦説,從26日開始,他們大膽決定由單向封堵改為雙向封堵。當晚,4盞大功率照明燈把搶險現場照得亮如白晝,官兵們人歇機械不歇,全身沾滿汗水、雨水和泥巴。第二天,決口封堵推進到213米。

  大壩以沙質土壤為主,急流一沖刷,倒入的石料很快被湍急的洪水衝跑。面對這一難題,官兵們投放石料時,先順著堤岸沖刷面投放大塊石頭,接著投放小塊石料和沙礫石,確保封堵進度。

  今天上午10時許,記者在決口堤頭上看到,運送石料的車輛來往穿梭,井然有序,決口已縮短至60余米。

  17時許,撫河上空烏雲密布,大雨如注。決口處水流明顯加速,封堵到了緊要關頭。此時,官兵們將一個個重達2.5噸的鋼筋石籠填入決口,一條條渾濁的水柱濺起數米高。

  一個小時後,決口處成功截流。大堤上頓時沸騰起來。

  下士張偉撫摸著沒用完的鋼筋石籠哭了。從24日晚至今,他與50名戰友一起,為完成這些鋼筋石籠的焊鑄,不少人雙眼被焊條弧光灼傷,又紅又疼。指揮手張文平雙手舉著一紅一綠兩面小旗子,不停地歡呼。3天來,他與另外7名指揮手一起,每天在塵土飛揚的搶險現場一站就是12個小時,舉旗、吹哨上萬次,指揮著一輛輛施工車輛有序進出。

  家住決口附近的萬冬發老人聞訊趕來,拉著武警水電指揮部主任李光強的手不停地念叨:“決口堵住了,我明天就可以回家了!”(費士廷 齊明宇 史志強)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