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西南邊陲“毒流”涌動 中國力阻跨國販毒通道

2011年06月03日 22:08:1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有人説,天上有多少顆星星,雲南邊境就有多少條可以跨越國界的小路。周衛東用這個比喻來形容邊境地區緝毒警察打擊跨國販毒的難度。

  周衛東是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公安局禁毒支隊副支隊長。西雙版納毗鄰世界主要毒源地之一的“金三角”,與緬甸和寮國接壤的900多公里邊境線上交通方便。他説,這給毒販提供了可乘之機,卻給緝毒警察帶來巨大的挑戰,毒品一旦逃過關卡,就會很容易地流到國內各大城市甚至其他國家。

  西雙版納專業緝毒警察只有100多人,其中州禁毒支隊只有26人,其他力量分佈在州內2縣1市。由於去年8月緬甸果敢事件之後的當地局勢變化以及雲南德宏、臨滄和保山等州市加大了毒品查緝力度,加之這些地區交通不便,近年來跨國販毒力量越來越多地選擇西雙版納作為通道。

  西雙版納以及整個雲南禁毒鬥爭的外部壓力也在增大。根據今年3月發佈的《2010年中國禁毒報告》,衛星遙感監測和地面踏查顯示,去年緬甸北部罌粟種植面積由2007年最低時的27.9萬畝反彈到36.4萬畝,約産鴉片250噸,同時緬北地區生産加工冰毒片劑等新型毒品大量增多。

  周衛東介紹説,去年西雙版納州公安系統共破獲毒品案件504件,抓獲毒販747人,繳獲毒品1041千克,這比內地一些省份全省的斬獲還多。今年5月,西雙版納州禁毒支隊就連破3個毒品大案,繳獲毒品80多千克。

  更複雜的是,越來越多的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淪為販毒工具,其中包括來自緬甸等國的婦女。她們採用的方式多數都是體內藏毒,或把毒品綁在嬰兒身上。周衛東説,吞入胃中的毒品包裝如果在體內破裂,藏毒者必死無疑,可這些婦女僅為了每次三、五千元的佣金不惜鋌而走險,不顧自己和胎兒或嬰兒的生命安全。

  周衛東説,這個特殊群體已經成為禁毒工作的難題。“按照法律規定,對她們不能採取強制措施,只能保釋。但是許多外籍婦女找不到擔保人,甚至合法有效的身份證明都沒有,找她們國家的大使館也無從查證”。

  根據西雙版納州公安邊防支隊提供的數據,去年被該部門抓獲的毒販中,就有包括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的特殊人群112名,其中有21名來自緬甸。鄰近雲南的廣西壯族自治區警方也面臨同樣困惑,他們抓獲的孕婦毒販中有的來自菲律賓等地。

  周衛東認為,繳獲毒品、抓獲“馬仔”並不是禁毒警察的終極目標。“只有把躲在背後的毒梟抓到,才是完美的案子。因為只有把國際販毒網路摧毀,販毒活動才會減少直到最後消除”。

  “無毒世界”依舊遙遠。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登記吸毒人員133.5萬名。這個數字對販毒集團來説意味著一個不可小覷的市場,而因為比鄰“金三角”以及中亞地區的毒源地“金新月”,中國也被跨國販毒團夥視為重要的毒品走私轉机地。

  數據顯示,“金新月”毒品對中國的危害也在加大。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通報,去年阿富汗罌粟種植面積為12.3萬公頃,鴉片産量為6900噸。《2010年中國禁毒報告》説,這個地區的毒品向中國滲透的規模和手段明顯升級,去年中國繳獲“金新月”毒品1.5噸,是前4年總數的2倍多。

  為最大限度減少境外毒源地的危害,中國已經與“金三角”“金新月”地區周邊國家開展禁毒合作,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開展禁毒替代種植。例如,中國企業和農業科技人員近年來在緬甸、寮國兩國開展的水稻、甘蔗、橡膠和茶葉等農作物替代種植,從根源上削弱“金三角”對毒品的依賴。

  根據《2010年中國禁毒報告》,去年中國公安機關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7.7萬件,同比上升25.8%,繳獲各類毒品近28噸。全國有28個省區市破案數量上升,其中有16個增幅超過20%。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