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晉城國土資源管理的三面旗幟是怎樣煉成的

2011年06月03日 22:08:15  來源:千龍網
字號:    

“全國知名網路媒體晉城國土行”采風活動授旗儀式(台灣網記者 孫金誠 攝)

  “依法行政、基本農田保護和土地執法監察是晉城國土資源在全國的三面旗幟。”6月18日,參加“全國知名網路媒體山西晉城國土行”大型采風活動的30余名記者編輯抵達山西晉城。當晚,晉城國土資源局局長王有明接受了網路媒體的集體採訪。王有明説,建局8年來,系統幹部職工嚴格規範管理國土資源,積極主動服務地方發展,整體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先進行列。特別是耕地保護、執法監察、城中村改造、依法行政等多項工作在全國闖出了新路、形成了特色。

  堅守耕地紅線:開發造地10萬餘畝,新增耕地6萬餘畝

  王有明介紹説,2001年4月晉城國土資源局正式成立。8年來,高舉保護大旗,堅守耕地紅線,2009年10月被國土資源部表彰為全國基本農田保護先進集體。主要舉措包括:一是建立了政府牽頭、部門聯動的共同責任機制,在全社會形成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的大環境。二是採取綜合調控措施,促使項目建設少佔或不佔耕地。2009年,全市新增建設用地中耕地的比例為59%,使用未利用地達1/3。沁水縣全年53個項目佔用耕地的比例僅為8%,其中33個項目未佔一分耕地。三是大力實施土地開發整理工程,認真落實佔補平衡制度,近5年來先後投入近3億元,開發造地10萬餘畝,新增耕地6萬餘畝。四是嚴格依法徵地,切實維護被徵地群眾利益。

  堅持內涵挖潛:城中村改造趟出新路子,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

  王有明介紹説,面對“城中村”土地低效利用與市區用地緊張的突出矛盾,晉城首先以“政府為主導、土地收購儲備”為模式,推開和實施了城中村改造工程。2003年-2006年,完成了660畝的黃華街西區城中村改造工程,土地利用率提高了29%、建築密度降低了19%,還沒花財政一分錢。前兩年又探索了“政府監管、村為主體、自求平衡”的新模式,相繼實施了17個城中村改造工程,盤活存量土地1500多畝。去年又推開了晉城有史以來最大的城市改造工程——北石店區城市化改造工程,面積3.55平方公里,預計投資28億元,目前已完成拆遷進入工程建設階段。“城中村”改造工程,改善了居民生活條件、提高了城市品位,而且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整理閒置地塊:兩年挖潛使用存量建設用地2900畝

  王有明介紹説,2006年以來,晉城國土資源局相繼完成了近20個行業用地調查,摸清了行業存量建設用地、閒置低效利用土地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對歷年關閉“土小”企業、資源整合關閉礦形成的大量閒置地、廢棄地,按照“宜建則建、宜墾則墾”的原則,最大限度地盤活。近幾年,通過土地資産處置,盤活國有企業低效利用地1800余畝;通過整合建設用地,利用歷年關閉“土小”企業和關閉礦閒置地1000余畝。2008年,全市挖潛使用存量建設用地1530畝,2009年挖潛使用存量建設用地1368畝。

  尋找新礦資源:六年投入15億元,探得煤礦儲量2億噸

  王有明介紹説,晉城礦産資源豐富,素有“煤鐵之鄉”美稱。在集中治小治亂的基礎上,國土資源局多措並舉,推進了礦産資源規範化管理。此外,還通過資源整合和有償使用工作將全市非煤礦山數量由333個壓減為160個,促進了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而且,著力尋找新礦以增強發展後勁,2002年以來,全市地質勘探共投入15億元,新探明煤礦儲量2億噸,煤層氣3百億立方米,鋁土礦1千萬噸,鐵礦1百萬噸,石灰石300多億噸,白雲岩1億噸,還新發現金、銀、銅、鉛、鋅等有色金屬礦點。

  嚴格執法監察:遺留案件全部清零,違法案件發生為零

  王有明介紹説,晉城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經歷了被動查處、主動出擊和嚴格防範三個階段。在主動出擊階段,晉城國土資源局借全國土地執法百日行動之勢,對所有違法行為進行全面徹底排查,將所有歷史遺留案件全部清零,實現了土地執法的根本轉變。在嚴格防範階段,晉城也摸索出了一整套經驗:一是完善執法監察三級監管責任體系。二是構造系統內部共同監管責任體系。三是建立國土、紀檢、公檢法等九部門聯合辦案制度。四是積極鼓勵社會參與執法監管。2008年以來,土地違法行為都能及時發現、制止、整改,基本實現了“土地違法案件零發生”。國土資源部徐紹史部長多次批示在全國推廣晉城經驗。2009年12月,晉城國土資源局被國土資源部表彰為全國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先進單位。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