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發改委半月內連續6次辟謠物價報道

2011年06月03日 22:08:1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針對前不久媒體報道“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司副司長李靜透露,正在研究電價調整一事”,國家發改委昨日澄清該報道不實,並表示從未向媒體發表過“我委研究電價調整的言論,也未接受過媒體和記者的相關採訪”。

  這已經是國家發改委自本月4日起,連續6次發文辟謠。業內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發改委的這一做法表現了價格主管部門對於物價管理的決心,但同時也顯示出今年管理好通貨膨脹預期的任務加重。

  否認研究電價調整

  電價調整問題近兩年一直是媒體關注的重要話題,而此次發改委對於研究電價調整的否認,其背後更為核心的目的則是防止對通脹預期的進一步增強。

  發改委昨天在其網站首頁上公佈的《鄭重聲明》表示:“近日,有網上消息稱:‘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司副司長李靜介紹,發改委正在研究電價調整一事,但她沒有透露何時出臺。’經核實,李靜同志從未向媒體發表過我委研究電價調整的言論,也未接受過媒體和記者的相關採訪,有關報道不實。特此聲明。”

  在當下CPI“保3”的關鍵時期,關於價格變動的每一條資訊都會在短時間內快速引起“波瀾”。

  6月4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對某媒體報道的水價成本公開試點遭反對問題給予辟謠,並表示儘管個別月份CPI可能突破3%,但實現全年CPI漲幅3%左右的目標是有基礎的。

  同日,發改委對於國內某媒體報道中引述專家提出的“下半年CPI漲幅達到7%”的觀點予以澄清,稱該觀點判斷是沒有事實根據的。

  6月7日,就“武漢市場奶粉全線漲價10%”的消息,發改委表示該文章為不實報道。

  6月9日,發改委再次發文,對5月底湖北幾家媒體報道《中國農産品全線漲價恐整體失控》發文批駁,稱該報道無視我國豬肉、食用油等農産品價格穩中有降,水産品價格平穩,5月份以來蔬菜價格已整體大幅度下降的客觀事實,單單抓住大蒜、綠豆、玉米等個別品種價格上漲進行炒作。

  6月11日,針對《炒蒜高手擲千萬買走百斤金條》的報道,發改委第5次發文稱,關於“炒蒜高手擲千萬買走百斤金條”的報道沒有任何事實基礎,完全是憑空編造出來的。

  警惕原糧産品上漲推動力

  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裏6次進行辟謠,凸顯了今年CPI保3的壓力。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5月份CPI同比上漲3.1%,超過3%的警戒線。

  “管理通脹預期”在今年被列為工作重點,而近期,針對農副産品價格上漲的預期仍然強烈。

  由於糧食、蔬菜等基本生活品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其價格的堅挺勢必會增強公眾的通脹預期,因此抑制物價特別是食品類價格的漲幅,不僅是當前管理好通脹預期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工作,也是消費品市場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渤海證券研究所相關人員近日預計,2010年下半年農産品價格總體溫和上漲態勢仍將不變。但結構化上漲明顯,食用油受庫存較大壓力將持穩運作,其對CPI上漲貢獻度變小。而玉米、優質小麥、白糖、棉花等農産品供求基本面偏緊格局支撐價格上漲幅度較大,且市場存在強烈的上漲預期。“我們認為原糧相關品種價格上漲將成為下半年食品類CPI上漲的重要推動力”。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