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暫改居”,一張卡片背後的期盼

2011年06月03日 22:08:31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國務院上周出臺了在全國範圍促進居住證推廣的文件。對農民工來説,把一小張薄薄的暫住證換成城市永久居住權,這自然是件好事。然而,“暫改居”的背後,依附在戶口本上的城市各項福利如何惠及農民工,農民工對城市生活又有哪些迫切的期盼?

  最擔心“居住證成為升級版的暫住證” 

  南京安德門農民工市場。6月5日,40歲的安徽阜陽農民工秦立富從警務室領到了“暫住證”。他把暫住證裝進口袋,説“不曉得擁有暫住證有什麼好處。”一家仲介老闆笑稱:“相當於美國綠卡唄,沒有肯定不行,有它就不是黑戶。”而秦立富認為,如果改為“居住證”,實質上一樣,農民工依然是農民工。他倒是擔心強制農民工辦新證,“會以工本費、照相費來亂收費。”

  從16歲開始打工的宿遷農民工張小安,現在住安德門市場背後的廉價旅館,1天6元,20平方米的房間裏擺了10多張一米寬的雙層床。他説,我們這些人,沒有醫療保險,也沒有養老保險,“將來肯定都還是要回老家的。”

  在南京,像他們這樣暫住的農民工多達上百萬。據戶政專家介紹,比起有戶口的市民,農民工在市民待遇上缺少的,主要包括:低保,失業補助,政府部門幫助提供就業崗位,城鎮居民大病醫療保障,申請經濟適用房的機會,小孩上公辦學校等。

  南京協作者社區發展中心的金艷,長期從事農民工服務。她説,農民工自身特別想辦理養老保險,但卻沒法進入城市社保體系,自己掏錢買商業保險又不現實。“他們通常一家三口擠在10平方米的出租屋裏,今天住在這兒,明天都不知道住哪兒。‘暫改居’以後能否享受廉租房、公租房這些待遇,是他們非常關心的事。”

  在安德門的路邊,正在找工作的河南安陽人侯師傅説,“居住證的事情知道了”,而現在遇到的主要問題,是不能加入醫保報銷,在農村辦的新農合基本上用不到,不少農民工“有病都硬撐著,不上醫院,這問題眼下急需解決。”

  記者發現,少數農民工即便是通過買房獲得了城市戶口,但待遇卻無實質變化。43歲的嚴波在南京做農産品批發生意11年,通過買房,一家人都落戶南京了,但是,“醫保沒有,7歲小女兒在這裡上學,得繳納借讀費。”在仙鶴橋一家菜場,記者見到安徽農民工黃大有,他在南京買了2套房子,成了南京人,而他“對戶口的好處沒感覺到”。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