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的住房保障政策逐漸打破戶籍藩籬

2011年06月03日 22:08:3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資料圖片 有什麼比分到免費住房更開心?安徽小夥汪育鵬,被興奮的同伴拋向了天空。

  3日,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長劉海生在此間介紹,上海已制定公共租賃房的政策,並於4日向社會公開徵詢意見。他説,公共租賃房的供應對象除戶籍人口外,也包括持有《上海市居住證》和連續繳納社會保險金達到規定年限的外來人口。這是上海明確首次把非戶籍人口納入政府主導的住房保障工作的範圍。

  此前的5月31日,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公開表示,“十一五”期間,深圳已經基本解決戶籍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問題,“十二五”期間政府的工作目標是將住房保障重點拓展到中等收入家庭和人才群體。而重慶的目標則更為具體。重慶市政府表示,將在2010年底前投放20萬平方米公共租賃房,“申請者不受戶籍限制,農民工和外地來重慶的工作人員符合條件的均可申請”。

  上海、深圳屬於中國內地房價最高的城市之列,而直轄市重慶也正進入房價上漲最快的階段。此外,這些大型城市的共同點還有:人口規模龐大,外來人口比例較高。

  近年來,中國各地明顯加快了保障性住房的速度。包括上述城市在內的高房價地區2009年保障性住房的開工量已佔到全部住宅開工總量的1/4甚至更多。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房資源正大量投入分配,有效地緩解居民的住房困難。但這些住房保障資源的分配往往跟戶籍掛鉤。

  這使得很多暫時沒有戶籍的外來人才和務工人員被擋在門外。從西部地區來上海某公司工作了兩年有餘的李園一直和同事租住在市區一間面積約20平方米的小房子裏。她説:“我的工資承擔不起商品房,但由於沒有戶口,也和保障房無緣。”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