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深圳公務員制度改革破冰 分類管理打破“天花板”

2011年06月03日 22:08:3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漫畫:新熱門

  一直以來,受機構規格和職數限制,中國基層公務員晉陞空間狹小成為無奈的事實。“天花板”的限制導致了公務員千軍萬馬擠官道,催生了許多官場怪現象。如今,深圳在公務員任命和升遷模式上率先破冰,“去官化”成為公務員制度改革的一把尖刀。通過職位分類和實施聘任制,深圳公務員制度在“淡化官本位,打破鐵飯碗”上做出了嘗試。

  分類管理打破“天花板”

  深圳市公安局網路警察支隊警員盧培鋒説:“1997年,我從見習民警轉正為科員後10年的時間裏沒有任何晉陞,但是公務員制度改革後,兩年多的時間我就升了一級。如果沒有改革,我想升一級,不知道再等10年是不是能夠實現。”

  在中國現行的公務員體制中,公務員薪金水準與其所在的職級序列掛鉤,這從客觀上導致了公務員擠破頭都要當官的現象。這也幾乎成了公務員惟一的出路。“在完全是綜合管理類的情況下,絕大部分的一線執法人員基本上是沒有升遷機會的。”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王敏説。

  據統計,深圳市公安局裏大約有1.7萬名民警,其中很多四五十歲的老民警仍然是科員,這些工齡20年左右的公務人員仍然領著最基礎一級公務員的工資。

  近年來,國家在加強基層公務員隊伍建設方面出臺了很多辦法,比如強調從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公務員中選拔領導幹部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由於受機構規格的限制,基層公務員晉陞臺階少、發展“天花板”低的問題無法得到根本解決,難以留人又留心。有些幹部因升遷無望,消極混日,影響了行政效率和公務員形象,也有一部分公務員想方設法調離基層。

  原來的公務員管理制度中,也存在一些與國家行政體制改革進程和方向不適應的地方。王敏認為,政府管理強調力量下沉,加強基層一線,但現有制度下,基層公務員缺乏職業發展空間和待遇增長空間,難於安心基層工作。國家推行大部制改革,但“千軍萬馬擠官道”的現實,使各單位更熱衷於通過增設機構、提高機構規格來解決幹部出路問題,額外增加了大部制推行的阻力。

  “國家要建設服務型政府,但公務員的待遇完全依附於官職,造成‘官本位’意識濃厚,深圳就是要打破這個緊箍。”王敏説,從全球來看,公務員分類管理是打造專業化、現代化公務員隊伍的有效制度。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