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汶川震區公路提前貫通 “靠山取水”變成自來水

2011年06月03日 22:08:3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5月11日,汶川中軸線廣場夜景。 “512”汶川地震過去兩年了,汶川新城重建初見輪廓,整個縣城煥發著勃勃生機,夜色迷人。 新華社記者 何俊昌 攝

  兩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摧毀了川、甘、陜數十萬平方公里上的道路、橋梁、電站、水廠等基礎設施,上萬億元的社會財富瞬間湮滅。但僅僅用了700多天,一條條嶄新的道路在災區蜿蜒綿長,一座座電站被修復發電,一個個飲水工程讓受災群眾在自家的廚房裏直接取用乾淨衛生的自來水……

  80%的道路損毀,1億立方米土石塌方,10多公里路段被崩塌的山體完全覆蓋,50余座橋梁受損,7座橋梁完全垮塌,數十處山體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災害隱患點分佈兩側,上百處路基邊坡高危點潛伏于中……這就是都汶公路在地震之初的基本概況。

  “如此集中和毀滅性的公路損毀在國內公路史上絕無僅有,世界上也十分罕見。”四川省交通廳公路局局長汪洋對記者説,“很多專家都預計該路段恢復通車至少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

  但經過4000多名施工人員的艱苦奮戰,汶川地震發生後3個多月的時間,都汶公路就全線貫通;一週年之後,都江堰至汶川映秀高速公路就全線通車,映秀至汶川縣城實現雙向通車;2009年7月,都汶公路關鍵節點徹底關大橋被山體滑坡砸毀,但僅僅在大橋被毀的第四天,一座新橋就矗立在原址。

  截至2010年4月底,四川省483個交通災後重建已經完成389個,佔總數的八成。經過600多個日日夜夜的超常規施工奮戰,通往每一個重災區的每一個鄉鎮的每一個村落的“生命線”不僅全部貫通,有的交通設施還比震前有了很大改善和提升。一年之後,當交通規劃重建項目全面完成之後,整個災區的交通設施將遠遠好于震前。

  汶川特大地震使災區電力基礎設施遭受巨大破壞,據四川省電力公司統計,地震導致35千伏及其以上變電站停運171座,其中17座完全損毀;包括配網線路在內10千伏及其以上線路近2800條停運,其中包括2條500千伏和19條220千伏在內的162條線路無法恢復。在地震中,綿陽、阿壩等地區的部分電網幾乎損毀殆盡,電網結構受到嚴重破壞,累計造成405萬用電客戶停電,65萬戶需要重新規劃建設。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