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河北貧困縣要“三年大變樣” 十天強拆千戶民房

2011年06月03日 22:08:43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拆遷戶臨時搭建的窩棚也面臨被拆。《焦點訪談》供圖

  河北邯鄲廣平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去年財政收入僅1.3億元。今年,縣裏提出“11168”工程目標,計劃年內完成20多億元的市政工程建設,並用10天完成33萬多平方的拆遷任務,使1000多戶群眾的房屋被拆,土地被徵用。而這些拆遷都是在沒簽訂補償協議、沒對群眾進行妥善安置情況下進行的,是違法拆遷。

  290平米補償9萬

  在廣平縣城郊的焦莊村,有一個用竹子、草簾和塑膠布搭成的不足10平方米的窩棚,女主人名叫李運得,她與丈夫擠住在這裡,孩子借住在別人家。

  李運得説,她家原來在村口的馬路邊,有5間平房,290多平方米的宅基地。前不久,廣平縣政府一紙通知,就將她家的房子拆了,3畝多耕地也全被徵用。

  李運得只拿到8.9萬多元拆遷補償,他們捨不得租房,蓋房又沒地,只能在自家原來的麥地裏搭了這個窩棚。

  當地人反映,廣平縣有1000多戶群眾的土地被徵,房屋被拆。被拆遷人中既有城鎮居民,也有城郊農民。

  對於為什麼被拆遷,一位居民説,“因為三年大變樣,你拆也得拆,不拆也得拆”。

  拆遷前未簽協議

  廣平縣的“三年大變樣”是什麼工程呢?

  廣平縣“三年大變樣指揮部”辦公室主任王衛宇説,三年大變樣就是“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變樣,利用三年時間改善居民的居住、生活條件,按照規劃對縣城進行改造。”

  “城市要大變,首先在拆遷,縣委縣政府向全縣人民發出大拆促大建,趕超先進縣的號召。”這是廣平縣專門為三年大變樣製作的宣傳片。

  今年年初,廣平縣委縣政府根據邯鄲市對“三年大變樣”工作的要求,提出了實施“11168”工程,即:拆遷10萬平方米,推進10條主幹道建設,新增綠化面積100萬平方米,打造6大景觀節點,建設8大精品工程。而這項工程的重點和難點就在於拆遷。從3月18日開始,廣平縣組織實施了縣城拆遷攻堅戰,僅用10天時間就拆除房屋33萬多平方米,超額完成邯鄲市下達的全年拆遷任務。

  如此驚人的成效是如何取得的呢?廣平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局長趙風河道出了其中玄機:根本沒有與住戶簽訂拆遷、安置等協議。

  2001年國務院頒布的《拆遷管理條例》規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就拆遷補償、安置等事項訂立協議。而廣平縣政府沒有與居民簽訂這樣的拆遷協議,僅憑一紙拆遷通知就實施大規模拆遷,這首先是一種違法行為。

  居民反映,不管你願不願意,發來的通知書早已寫好,住戶只能“自願拆遷”。而且,就是這樣的通知書,也不是每家都給。一位居民説,房子都拆了也沒見著通知、文件,“辛辛苦苦一輩子就攢了這兩間房,都沒了”。

  補償低不夠建房

  據了解,廣平縣這次拆遷採用的是貨幣補償方式,補償標準分10個等級,其中最高等級是每平方米570元,而大部分只有三四百元。在拿到這筆錢之後,拆遷戶可以自行選擇安置方式。

  目前當地商品房均價已達1500元/平方米,拆遷戶想要購買商品房,這筆補償款根本不夠。就是自建住房,也不足以支付建築成本。群眾認為這個補償標準不合理。

  廣平縣住建局局長趙風河説,拆遷戶在補償上有損失,在回遷安置時少要一部分錢。

  而據王衛宇介紹,縣裏決定興建的幾百套安置房,將以每平方米不超過900元的價格賣給拆遷戶,目前首批安置房工程已開工建設。對於這批安置房的建設資金是否已經落實,沒有人給出明確答案。事實上,按照廣平縣的規劃,今年實施的“11168”工程如果全部完成,縣裏將要投入20多億元。

  臨時窩棚也將被拆

  對於如此大規模的建設,縣裏的財力能否承受,趙風河説:“廣平經濟比較發達,現在有這個能力搞這些東西。”

  而實際上,廣平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截至去年初,全縣仍有5萬多人沒有擺脫貧困。廣平縣一位幹部透露,去年全縣財政收入只有1.3億元,這些錢只能保住工資,20多億元的建設資金不知如何落實。

  為什麼不等經濟好時再實施“三年大變樣”?王衛宇説:“我們的工作幹不好,那考核肯定是不行。”

  據了解,今年2月,邯鄲市下發“三年大變樣”年度實施要點,並對各地拆遷完成情況規定考核和獎懲措施。廣平縣據此制定了自己的拆遷指標,並將其超額完成。而就在幾天前,縣上來人告訴李運得,説她的窩棚必須拆除,因為這塊地馬上就要建公園。今後,這個窩棚怕是再也不能住了。

  李運得哭著問:“有人管這個事嗎?” (據央視《焦點訪談》)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