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央行頒布《中國金融整合電路(IC)卡規範》

2011年06月03日 22:08:48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頒布《中國金融整合電路(IC)卡規範》(2010年版)(以下簡稱《規範》)。《規範》立足中國IC卡發展現狀,汲取國際先進IC卡技術,總結國內金融IC卡試點經驗,修制定了我國IC卡應用的系列行業標準,具有較強的自主創新性,適應了我國銀行卡業務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是金融標準化工作的一項重要成果,併為金融IC卡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標誌著我國金融IC卡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作為同世界接軌的重要手段,金融標準化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性工作。《規範》在2005年頒布的《中國金融整合電路(IC)卡規範(2.0)版》(JR/T 0025—2005)基礎上,以繼承與發展、實用性及可操作性、先進性和前瞻性、相容性等為編制原則,經金融機構、産業部門和社會專家多次研討、歷時近3年,不斷修訂、補充和完善而成。與2005年版本標準相比,《規範》尊重原標準的總體架構和技術內容,增加了非接觸式通訊規定和小額支付規範,在應用上修改完善了借貸記功能,增加了自行設計的基於借貸記的小額支付業務,集相容性、實用性及可操作性于一體,且具有較好的前瞻性。

  《規範》包含十三部分。第1部分為“電子錢包/電子存摺應用卡片規範”,規定了電子錢包/電子存摺卡片方面的內容。第2部分為“電子錢包/電子存摺應用規範”,規定了電子錢包/電子存摺應用所涉及的文件、命令、安全需求及交易流程,也描述了磁條卡功能的相關需求。第3部分為“與應用無關的IC卡與終端介面規範”,規定了應用無關的IC卡與終端介面方面的內容,包括卡片的機電介面、卡片操作過程、字符的物理傳輸、復位應答、傳輸協議、文件、命令及應用選擇機制。第4部分為“借記/貸記應用規範”,主要描述了借記/貸記應用卡片和終端之間處理的技術概要,提出了對基於IC卡借記/貸記項目的最低要求。第5部分為“借記/貸記應用卡片規範”,從卡片的角度描述了借記/貸記交易流程,包括卡片內部的處理細節、卡片所使用的數據元、卡片所支援的指令集等。第6部分為“借記/貸記應用終端規範”,從終端的角度描述了借記/貸記交易流程,包括終端的硬體需求、終端內部的處理細節、終端所使用的數據元、終端所支援的指令集等。第7部分為“借記/貸記應用安全規範”,描述了借記/貸記應用安全功能方面的要求以及為實現這些安全功能所涉及的安全機制和獲准使用的加密演算法。第8部分為“與應用無關的非接觸式規範”,規定了接近式IC卡的物理特性、射頻功率和信號介面、初始化和防衝突、傳輸協議等內容。第9部分為“電子錢包擴展應用指南”,描述了電子錢包複合應用、電子錢包灰鎖應用等內容。第10部分為“借記/貸記應用個人化指南”,描述了IC卡借記/貸記應用特有的個人化指令、特有的數據分組標識的定義及個人化時有關安全方面的規定。第11部分為“非接觸式IC卡通訊規範”,規定了非接觸式通訊所使用的符號編碼技術、數據幀格式等詳細內容。第12部分為“非接觸式IC卡支付規範”,描述了非接觸式IC卡應用,在磁條非接觸式支付應用和快速借記/貸記非接觸式支付應用方面作出了相關要求和規定。第13部分為“基於借記/貸記應用的小額支付規範”,描述了關於如何在借記/貸記卡上實現小額支付功能(即電子現金)的相關資訊,並提供了電子現金的功能概述。

  《規範》頒布的系列標準能夠滿足我國銀行卡産業應對國際EMV遷移的需要,提速我國銀行卡産業技術升級,滿足新形勢下人民群眾對消費支付的安全、便捷的需要,有利於促進金融IC卡應用與國際接軌和行業應用的結合,為加快推進我國金融IC卡應用普及和産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指導和發展機遇。同時,進一步豐富了我國金融標準化內容,完善了金融標準化體系,推動了我國金融標準化進程,併為我國金融資訊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