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從華盛頓到巴西利亞 兩大峰會彰顯中國力量

2011年06月03日 22:09:1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跨越太平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兩大峰會,與世界各國領導人一道,討論關乎人類和平與發展之事。

  從華盛頓到巴西利亞,從促進實現普遍核安全到新興經濟體的發展,中國呼聲,喚起世界共鳴;中國承諾,贏得世界尊重。在多邊外交的大舞臺上,中國再次展現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核安全峰會:中國擔當“平衡的力量”

  

  圖片説明:核安全峰會與會領導人合影

  “核能是清潔的,也必須是安全的。”

  在華盛頓國際會議中心,胡錦濤呼籲各國攜手應對核安全挑戰,共同促進和平與發展,並就國際社會合作應對核安全挑戰提出五點主張。這是中國領導人首次在多邊場合專門就核安全問題發表看法。

  “中國提出的5點主張具有很強的邏輯聯繫。”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教授説。

  從核安全是“國家責任”,核安全需要“國際立法”和“國際合作”,要對發展中國家提供“安全援助”到在處理核安全與和平利用核能方面不能“因噎廢食”,中國的主張是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曲星説。

  從上世紀70年代主要由少數西方大國操控的“倫敦核俱樂部”到此次聚集了全球47國首腦和代表的核安全峰會,在對核安全這一全球性問題的討論中,發展中國家的聲音更加響亮。

  “中國領導人的發言既從國際社會層面上講到核安全的重要性,又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的願望,這兩方面共同反映了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定位和負責任大國的立場。”曲星説。

  行勝於言。中國在事關核安全的設施、立法和組織等方面已建立了一系列比較完備的體系,積極參與國際立法和國際合作,在這次峰會上,中國還表示願意考慮建立國際和安全示範中心。

  “早在四五十年前,中國就提出希望各國首腦召開會議防止核擴散,今天的核安全峰會證明了當時中國領導人的遠見卓識。”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王逸舟認為,在這次峰會上,中國充當的是“平衡的力量”。

  “中國一方面贊同大多數國家的意願,要避免核材料的擴散和濫用對地區和世界帶來威脅,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一些國家在防擴散過程中採取‘雙重政策’和極端做法。”他説。

[責任編輯:高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