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100週年大會側記

2011年06月03日 22:09:37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踏上新征途 譜寫新篇章
——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100週年大會側記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 周英峰 李菲 齊中熙)這是一段艱難光榮的偉大征程,億萬婦女攜手不懈奮鬥。

  這是一個備受矚目的歷史時刻,新的美好篇章正待繪就。

  3月7日,北京人民大會堂,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100週年大會隆重舉行。上午9時許,踏著輕快的腳步,懷著喜悅的心情,近千名各族各界婦女代表陸續入場。

  100年前,在國際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蔡特金倡導下,3月8日被確定為國際勞動婦女節,世界女性歷史由此翻開了新的篇章。1924年,中國首次舉行紀念“三八”婦女節的集會,此後的每個紀念日均見證了中國婦女運動前進的步伐。

  “解放前,婦女的活動範圍是院墻內、鍋臺邊,政治上沒地位,經濟上不獨立。新中國成立後,這種面貌徹底改變了,婦女頂起了‘半邊天’。”

  70歲的邢燕子,隨著人流來到會場,回憶往昔頗有感慨。當年,這位聞名全國的“鐵姑娘”,帶領村裏的姑娘們戰天鬥地,立志讓家鄉父老過上好日子,事跡感動了幾代人。

  以行動爭取平等,以創造謀求發展,以和諧促進和平。

  100年來,中國女性在實現男女平等、追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上,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傑出代表。在新中國日新月異的建設進程中,更有一個個普通平凡的女性,以她們的勤奮勞作和無私奉獻,成為巾幗楷模。

  百年砥礪奮進,百年春華秋實。

  上午10時整,激昂的國歌聲響起,紀念大會正式開始。在熱烈的掌聲中,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和“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的代表頒獎。

  鮮紅的緞帶,金色的匾牌。收穫榮譽,懷揣感恩。

  “日益強盛的祖國改變了我個人的命運,改革開放的深入鋪就了我事業的亮麗軌道。”2009年被遴選為中科院院士的蘭州大學副校長鄭曉靜首先上臺發言。“強大的祖國,你永遠是我們婦女姐妹頭上那片湛藍的天!”鄭曉靜動情地説。

  新中國的成立,使億萬婦女獲得歷史性的解放,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改革開放的春風,同樣潤澤到女性的天空,婦女的地位得到更大提高,作用得到更好發揮,自身實現了更大的發展。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湖坊鎮進順村是中國“十佳”小康村。擔任了26年“村官”的羅玉英,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上臺發言:“我是農民的女兒,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農村,沒有黨的教育培養就沒有我的今天,沒有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就沒有進順的今天。”

  如潮的掌聲,一次次響起,既是敬意,也是緬懷。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婦女始終是推動文明進步的偉大力量。沒有婦女的解放,就沒有全人類的解放;沒有婦女事業的進步,就沒有全社會的進步。”滿懷著深情,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發表了重要講話。

  “推動我國婦女運動繼續揚帆遠航、破浪前行”——在全面回顧梳理了我國婦女運動的壯闊實踐、驕人成就和深刻啟示後,胡錦濤向廣大婦女發出新的號召。

  “要胸懷祖國、志存高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要勇挑重擔、奮發有為,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充分發揮‘半邊天’作用。”

  “要傳承文明、弘揚新風,在促進社會和諧中發揮獨特作用。”

  “要勤奮學習、刻苦求知,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時代女性。”

  這是殷切的期望,這是鄭重的囑託。

  “在祖國和人民開拓奮進的偉大歷史征途中,我國廣大婦女可以也一定能夠大有作為,我國婦女事業可以也一定能夠大展宏圖。”總書記的話,堅定有力,催人奮進。

  上午11時許,大會在雷鳴般的掌聲中閉幕。代表們久久不願離去,紛紛合影留念。

  “國家十分關心、支援女性,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中國婦女勤勞、智慧,一定可以自信、自強、自立,靠拼搏靠奮鬥,女性的人生一定會更加精彩。”步出會場,全國人大代表、江蘇亞萍集團董事長陸亞萍仍心情激動。

  肩負著重托,滿懷著憧憬,人們奔向四面八方。

  “藍天航程,廣闊壯麗而又任重道遠。我們一定牢記使命、不負重托,在本職崗位上創造更加輝煌的成績,為女兵爭光、為中國女性添彩!”空軍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展現了中國女性的時代風采,飛行員代表贠璐的誓言更是擲地有聲。

  “偉大的時代為婦女提供了廣闊舞臺,我為做女性而自豪。我們國家的發展,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我們女性一定要爭上游,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作出應有的貢獻!”走出大會堂,全國政協委員、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院長秦和依然激情澎湃。

  新的征途,新的使命。人民大會堂,見證了歷史,見證了今天,也將見證中國婦女運動譜寫出新的華章。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