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北京地鐵站內禁售報只許發信報 專家稱屬行業壟斷

2011年06月03日 22:10:11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近日,根據北京市有關部門的要求,地鐵站內開始禁止售報,但允許《北京娛樂信報》免費發放。此舉試行幾天以來,給讀報乘客帶來諸多不便,更有專家指出這種做法可能緣于利益之爭,涉嫌行業壟斷。

  站內幾乎無人售報

  地鐵2號線和1號線大部分站臺原設報攤,現已于近日撤走。地鐵5號線、10號線、13號線和4號線站臺內報攤較少,目前幾乎絕跡。

  前天上午8點,記者在地鐵10號線了解到,除了一名商販在勁松站出售報紙外,其他站均無人售報。商販張先生稱,目前地鐵站內的禁止售報尚在協商中,並未下達嚴格命令。“但我估計也賣不了幾天了。”記者在1號線建國門站了解到,幾天前禁止賣報後,地鐵的工作人員就開始驅趕流動售報人員,目前基本上已經無人再來賣報。

  地鐵2號線東直門站內的一名中年男子稱,他之前就在站臺擺攤賣報刊,1月7日被通知不能再來賣報,最近幾天他多次詢問地鐵方何時才能重新售報,地鐵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尚未接到長期禁止在地鐵站內賣報的指令,“但領導説最近不讓賣了,政策尚未正式發佈”。

  乘客站外買報不便

  家住國貿附近的易先生稱,他每天從地鐵1號線國貿站購買報紙上車,坐到玉泉路下車。“乘坐地鐵的半個多小時,剛好將一份報紙看完。”近日,易先生卻無法再在地鐵站內買到報紙。他詢問地鐵工作人員得知,為確保客運通暢和安全,地鐵站內已經禁止售報。

  地鐵2號線崇文門站的工作人員稱,截至前天上午9點,已有十余名乘客詢問為什麼地鐵站內不再出售報紙。正在等車的張先生稱,他進了地鐵站後發現站內沒有報紙賣,又出站臺買了一份《京華時報》,多花了兩塊錢,“好好的為什麼不讓賣了?”記者走訪1號線和2號線的多個地鐵站發現,乘客都只能從地鐵口附近的報刊亭買好報紙再入地鐵。多名看報的乘客表示,每天必須繞路買報紙。“上班時間本來就很緊,還得抽時間買報紙,的確沒有以前方便。”

  家住珠江綠洲小區的吳先生稱,他每天坐八通線換1號線再換10號線上班,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地鐵口附近的報刊亭需走一個過街天橋,繞行得多花10多分鐘。

  地鐵口報亭生意好

  建國門地鐵口附近一報刊亭的老闆稱,近日出售報紙的數量明顯增加,很多乘客都是買了報紙再下地鐵,“現在出售報紙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兩個小時。”

  地鐵崇文門站附近的報亭老闆稱,最近幾天各類報紙都比之前賣得好,基本上沒有滯貨。地鐵東直門站附近的報亭老闆稱,相對於前幾天,報紙的銷量並沒有太大變化,但出售的速度明顯比之前快很多,他準備再訂報紙時每家多訂10份。

  關於地鐵站內信報發放和停售其他報刊意見的函

  北京市地鐵運營公司:

  2009年12月1日,北京市有關部門召開會商會,對軌道交通內報刊發售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會後下發了《軌道交通站內報刊發售問題會商會會議紀要》,《紀要》中明確指出,除信報外,任何單位和個人停止一切在軌道交通站內報刊銷售行為,公安機關嚴格依法取締在軌道交通內的報刊發售行為。但是,近期公交總隊和各級領導在對軌道交通的安全檢查中發現,在多處車站站臺兩側仍有發售報刊的問題。現就軌道交通站內信報發放和停止銷售其他報刊的意見函告如下:

  一、《北京娛樂信報》在軌道交通站內免費發放問題。

  根據《軌道交通站內報刊發售問題會商會會議紀要》,《北京娛樂信報》作為北京市批准的唯一的地鐵報是服務宣傳的重要陣地,可以在保證不影響地鐵安全秩序的情況下免費發放。但信報的發放地點及位置需選在空間大,便於客流疏散的地鐵站指定位置,不得進入站臺。

  二、除信報外,其他報刊的發售問題。

  根據新修改的《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管理辦法》,和《軌道交通站內報刊發售問題會商會會議紀要》關於“除信報外,任何單位和個人停止一切在軌道交通站內報刊銷售行為;公安機關嚴格依法取締在軌道交通內的報刊發售行為”精神,請地鐵運營公司對軌道交通內的設攤售報問題進行研究,儘快停止軌道交通內除信報外的其他報刊的銷售。

  根據上級領導指示,公交總隊已下發通知,要求各派出所嚴格按照會議紀要和政府令的要求,一是監督信報在指定的地點發放,嚴格禁止信報進入站廳發放;二是對在軌道交通內的報攤銷售行為進行清理,望貴公司對此項工作給予支援。

  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安全保衛總隊

  2010年元月四日

  ■各方説法

  >>地鐵

  正常售報未帶來安全隱患

  記者昨天從北京地鐵運營公司了解到,該公司確實接到了公交總隊的通知,要求暫停在地鐵站內銷售書刊報紙。地鐵公司根據要求,暫停在地鐵站內賣報。

  此前,地鐵公司專門設立相應的文化公司,在站內發行書刊報紙,但隨著《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管理辦法》的修訂實施,北京地鐵站內已經取消了專門的書刊零售點,採取了流動銷售點的形式,由專人在地鐵站內銷售少量的報刊。地鐵公司表示,流動銷售的報刊銷售點都是選擇站臺面積相對較大的地鐵站點,而且由於報刊數量很少,所佔的位置也很小,並沒有出現在站臺內因報刊銷售而對地鐵運營帶來安全隱患的問題。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地鐵站內流動的報刊銷售點不進入地鐵車廂,但在地鐵車廂內卻一直有遊商小販兜售盜版物品或非法出版物,比如印滿廣告的盜版北京地圖、印有“辦證”等字樣的小廣告,還有一份以當紅明星“被刺”、“跳樓”等虛假消息吸引人眼球的所謂“報紙”,數年來一直有不法人員在地鐵車廂內兜售,很多外地遊客不明真相,往往會掏幾元錢買這種僅一個折頁的“報紙”。

  >>專家

  禁止站內售報屬行業壟斷

  《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管理辦法》規定,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站廳、站臺、車廂、疏散通道內禁止堆放物品、賣藝、擅自擺攤設點等行為。參與立法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辦法制定的初衷是為了安全考慮,擔心擺攤設點影響乘客通行和救援疏散,不是為了限制報紙的發行和乘客正常的閱讀需求。即便是為安全考慮,也不應該只允許信報免費發放,而不允許賣其他的報紙,這顯然是有違市場規律的行業壟斷。

  社會學家、人民大學教授周孝正表示,地鐵站內禁止售報的規定很不合理,這是利用公共資源進行行業壟斷。“有地鐵的那天就有賣報的,只要規範經營也是合法合理的,如果做出這樣的規定,那一定是利益之爭,是搞特權。”

  ■行業影響

  售報臨時工面臨失業

  負責地鐵內報紙銷售的金螞蟻文化發展中心(原地鐵客運公司三産)副總經理劉先生稱,近幾年,乘客已經比較習慣在地鐵裏讀報,每年的讀報人數都呈上揚趨勢。日均報紙銷量達近10萬份,報刊已經成為地鐵乘客的“精神食糧”。在日本、廣州、上海、香港的地鐵站內都允許售報。這些城市都將地鐵讀報作為一種文化潮流,讓乘客充分利用時間,“北京取締地鐵站內售報讓人不解”。

  劉先生表示,目前,地鐵站內全面停止流動售報,就連地鐵4號線的固定銷售攤點也被要求停止銷售,公司招聘的200多名售報臨時工面臨失業的危險。

  禁售令影響報紙銷量

  《京華時報》發行中心主任金鋒稱,近幾年來,《京華時報》在地鐵和公交站的銷量始終很高,從創刊開始,本報就一直和地鐵合作,不僅出售本報,還代理出售其他刊物。

  金鋒稱,北京的外來人口較多,居所常變換,部分讀者上班時間早,所以訂報有些不便,大家習慣在地鐵站內買報紙。地鐵站內禁止賣報後,有很多讀者打電話詢問原因,讀者們表示每天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只有地鐵,已經習慣在地鐵裏買《京華時報》。有些乘坐地鐵時間較長的讀者表示,現在上了地鐵都不知道要幹什麼。雖然地鐵站附近也有報亭,但經常是進了地鐵站以後才想起地鐵站內已禁止售報。

  金鋒表示,由於突然出臺地鐵站內禁售報紙的政策,不僅影響了本報的銷量,還導致本報代理的其他刊物無法在地鐵站內出售,合同已經廢除。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