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習近平出訪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與歐洲五國的經貿合作

2011年06月03日 22:11:0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北京10月5日電  比利時、德國、保加利亞、匈牙利和羅馬尼亞是中國在歐洲地區的重要經貿合作夥伴,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即將對五國進行的正式訪問對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中國與五國的經貿合作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與五國經貿合作基礎好

  比利時是中國在歐盟的第七大貿易夥伴。據中國海關統計,2008年,中比貿易額為20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4%。中比雙向投資增勢喜人。比利時已連續多年保持中國在歐盟內的第九大外資來源地,截至2009年8月,比利時在華直接投資超過10億美元。今年1-8月,比利時在華實際投資同比增長85.8%。中國對比利時投資大幅增加。僅今年1-6月,中國在比利時投資已達2700萬美元。同時,比利時向中國輸送了很多先進技術和設備。截至2009年8月,中國自比利時共引進技術494項,累計合同金額28.8億美元。

  德國是中國在歐洲地區最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之一。目前中德已互為所在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2008年中德貿易額達1150億美元,佔中歐貿易的四分之一強,提前兩年實現了兩國領導人提出的比2004年翻一番的目標。雙向投資成果顯著,德國累計對華投資額已達158億美元,約佔歐盟對華投資總額的四分之一,中國企業累計對德投資9.8億美元,佔中國對歐盟投資總額的29%。德國也是中國引進技術最多的歐洲國家,全球範圍內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德國的産品和技術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同時也在中國市場贏得了較高的聲譽。

  保加利亞、匈牙利和羅馬尼亞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重要經貿合作夥伴。近年來雙邊貿易發展迅速,與三國的貿易額由2000年的13.9億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20.1億美元,增長了7.6倍。2008年中國與保加利亞、匈牙利和羅馬尼亞三國貿易額分別為13.28億美元、74.7億美元和32.1億美元,在中國與中東歐13國的貿易中分列第五、第二和第四位。中國在匈牙利、羅馬尼亞投資各約2.5億到3億美元,兩國已成為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重要投資目的地國,雙方在工程承包、生産合作等領域進行了有益探索並取得了初步成果。

  中國與五國經貿合作潛力大

  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與五國的經貿合作産生了不同程度的衝擊,部分合作項目受到較大影響,但雙邊經貿合作基本面依然良好,中國與五國經貿合作的潛力和發展空間依然很大。

  首先,貿易增長還有很大空間。近幾年中國與五國雙邊貿易增長很快,但其佔中國對外貿易的比例還不高,除德國超過4%以外,其餘國家均在1%以下,進一步擴大雙邊貿易規模,包括增加進口中國需要的商品和技術還有很大的空間。

  其次,投資增長潛力大,尤其是中國對歐投資方興未艾。比利時和德國是歐洲傳統經濟、技術強國,對外投資能力強,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正在實施的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為歐洲國家來華投資合作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同時,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步伐加快,歐洲國家投資環境穩定、市場成熟度高,是中國企業“走出去”開展投資、並購的理想地區,特別是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三國在電信、公路、鐵路、橋梁、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方面需求很大,為中國企業參與其工程承包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機。

  此外,合作領域十分寬廣。在深化現有的汽車、鋼鐵、機械製造、化工等傳統領域合作的同時,中國與五國在金融服務、節能環保、資訊通訊、中小企業合作、展會、旅遊、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等眾多領域也具有較大的合作潛力。

  中國與五國經貿合作前景廣闊

  今年初溫家寶總理訪歐以來,中方先後組織了多個貿易投資促進團赴歐洲國家訪問,為雙方企業加強溝通、探求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臺,提振了雙方企業加強合作、共克時艱的信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出現積極跡象,但好轉的基礎並不牢固,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應對金融危機,推動世界經濟健康復蘇仍是國際社會的主要任務。

  中國與五國經濟互補性較強,在當前國際貿易環境趨緊、貿易量萎縮的情況下,雙方企業十分希望來自政府的支援。為此,習近平訪問五國期間,雙方將舉辦經貿論壇、企業家洽談會、座談會等一系列經貿活動,這對進一步加深企業界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大力挖掘合作潛力,推進互利經貿合作取得積極成果將起到重要作用。

  習近平此次對歐洲五國的訪問,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與五國經貿關係的發展,中國與五國的經貿合作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楊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