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農業部:全年糧食生産有望獲得好收成

2011年06月03日 22:11:04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 王敏)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26日在國慶新聞中心舉行的“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農業發展成就”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如果今年後期不發生特別重大的自然災害,秋糧有望獲得好收成,全年的糧食生産有望獲得好收成。

  在回答記者關於今年秋季乾旱和降溫對秋糧生産的影響以及全年糧食能否增産的問題時,陳曉華説:“今年以來,我們沒有因為連續五年的糧食豐收而稍有鬆懈,把各項促進糧食生産的工作抓得緊而又緊。”

  他表示,今年的糧食生産是在這幾年起點比較高的基礎上,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也是在遇到特大旱災挑戰的情況下展開的。經過各方面的努力,上半年夏糧已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連續六年增産,早稻也獲得豐收,為全年奪取豐收打下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但是,8月份以來我國的東北和南方的部分地區發生了嚴重的旱災,確實對旱區的糧食生産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陳曉華介紹,前不久,東北部分地區又出現大幅度的降溫,在一些地方出現了輕霜,但總的看,這是屬於正常的霜期,發生的範圍比較小,持續的時間比較短,而且下霜主要是在林區和草原,主要的農區沒有出現霜凍,近期每天的最低氣溫都在零攝氏度以上,光照條件也比較好,還是有利於秋收作物的成熟和生長。

  陳曉華説,截至26日,東北已經過了正常的霜期,秋糧作物已經陸續成熟,所以,即使再出現霜凍天氣,對糧食産量的影響也不大。

  陳曉華表示,今年的秋糧面積擴大了1300萬畝,主要是高産的玉米和水稻。同時,秋糧的播種基礎和前期的生産基礎都比較好,前期的長勢是這幾年比較好的一年;面對挑戰,農業抗災和後期田間管理措施是比較有力的。各種抗旱措施抓得緊,抓得比較實,真正做到了“秋糧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鬆”;目前,非旱區的生産形勢比較好。一些地區已經陸續收穫,預計秋糧增産的省份多,減産的省份比較少。多種因素影響下,他表示今年全年的糧食産量有望獲得豐收。

  據了解,目前秋糧的收穫已經在全國陸續展開。截至9月24日,全國秋糧收穫的面積佔應收面積的28%。開鐮比較早的西南地區已經完成了74%。從已經收穫的情況看,這些省份穩産增産的趨勢比較明顯。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