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

兩岸學者盼辛亥革命100週年成為兩岸關係發展新契機

時間:2010-10-08 20:36   來源:新華網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週年。8日,來自海峽兩岸的近百位知名學者在上海舉行的“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上表示,希望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成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新契機。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王在希表示,100年前在中國爆發的辛亥革命,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一次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民主革命。它不僅推翻了滿清王朝的腐朽統治,終結了中國的封建帝制,更為中國走向民主進步開闢了一條光明大道,對推動中國社會向前發展、促進人民思想解放起到了巨大作用。

  王在希説,最近的兩年多來,兩岸關係取得了歷史性、突破性的進展,兩岸實現了幾十年來夢寐以求的全面、雙向、直接“三通”,兩岸全方位大交流的格局已經形成。尤其是今年6月底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9月正式生效,使得兩岸經貿合作步入了正常化、制度化新階段。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成為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景,兩岸關係處於60年來的最好時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把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和發展兩岸關係結合起來,就顯得格外有意義。”王在希説。

  與會學者紛紛表示,明年兩岸都會舉行各種形式的活動,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他們希望借這一富有歷史意義的契機,推動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華東師範大學校長俞立中表示,辛亥革命是兩岸人民共用的寶貴文化遺産,兩岸人民都是這一重要歷史遺産的繼承人,“在當前兩岸關係正處在良性發展階段的背景下,我們都願意將辛亥志士‘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發揚光大,增進友誼、促進交流、拉近距離,推進兩岸關係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共同努力”。

  “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由華東師範大學主辦,為期三天。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吳建民、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王在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楊曉渡,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張榮恭、臺灣大學副校長包宗和等出席了8日的開幕式。

  據了解,本次研討會設置了四個分論壇,分別以兩岸文化交流與教育合作、後ECFA兩岸經貿合作、後ECFA兩岸經貿合作中的法律規則、兩岸未來政治關係的發展與軍事互信為主題。兩岸學者將探討兩岸如何謀求更為廣泛且深遠的交流與合作,併為兩岸關係的進一步良性發展建言獻策。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