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

國臺辦新聞發佈會輯錄(2011.10.26)

時間:2011-10-27 09:30   來源:國務院臺辦

  10月26日上午10時,國臺辦在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楊毅回答了記者提問。 

  楊毅:各位上午好,下面開始提問。 

  新華社記者:我有兩個問題:馬英九最近提出,未來會在民意支援等三項前提下,審慎斟酌與大陸商簽兩岸和平協議,請問國臺辦對此有何評論?據報道,臺灣地區的立法機構已經否決民進黨提出的“公投法”修正草案,擬降低公投門檻以及兩岸政治協商事先必須經“公投”取得授權。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楊毅: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符合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是我們多年來的主張,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然前景。希望兩岸為此加強交流,增進互信,逐步創造條件。 

  你提的第二個問題。凡是涉及兩岸關係的重大問題,都應該考慮兩岸同胞的願望,都應該有利於確保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政治協商是一個不斷創造條件,將來水到渠成的事情,不應該允許任何勢力借機進行政治炒作,撈取政治利益。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據報道,首屆兩岸産業合作論壇將於近日舉行,請介紹有關情況。另外,我們了解到,兩岸經合會原定每半年舉行一次例會,現在據第一次例會已經過去半年多,不知道第二次例會在近期會不會有可能召開? 

  楊毅:剛結束的兩會第七次會談所發表的關於加強兩岸産業合作的共同意見裏講到,雙方同意將定期舉行産業合作論壇,協作推動産業合作,以達到凝聚共識、加強交流、深化合作的成效。兩岸産業合作工作小組將於10月28日至29日在江蘇昆山舉行第一屆兩岸産業合作論壇,就是落實兩會上述共識的重要舉措。本屆論壇將以“落實共識、展望未來、開創兩岸産業合作新局面”為主題,圍繞“未來兩岸産業合作潛力領域及模式研究”、“如何透過産業合作帶動雙向投資”、“如何落實兩岸産業合作”等3項議題展開討論。本屆論壇廣泛邀請關注兩岸産業合作的各界人士與會,也歡迎各位媒體朋友屆時去進行採訪、報道。 

  第二個問題,根據ECFA關於兩岸經合會每半年舉行一次例會的規定,兩岸經合會第二次例會將於近日舉行。具體舉辦的時間和地點,兩會還在商量。按照ECFA賦予經合會的職責,本次例會將總結評估ECFA的執行情況,回顧兩岸經合會各工作小組為落實ECFA目標所進行的各項工作。據我所知,會議應該很快舉行。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聽説最近廣電總局下發“限娛令”,要嚴格控制臺灣藝人到大陸來上節目,請您説明一下有這樣的情況嗎?

  楊毅:據我向廣電主管部門了解的情況,媒體報道中有關談入境臺藝人的內容都是子虛烏有,沒有這回事。臺灣廣播影視從事人員來大陸參與製作廣播電視節目的政策和規定沒有變化。這是我昨天晚上剛了解到的情況。 

  深圳衛視記者:在前兩周兩岸的旅遊相關主管部門進行了磋商,現在有消息傳出説,近期有可能開放第二批的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其中涉及到深圳、天津、重慶、南京等城市,請發言人予以證實。 

  楊毅:海旅會與臺旅會在10月13號舉行的季度定期磋商中,就擴大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範圍進行了磋商,此外雙方還就促進兩岸旅遊交流、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加強旅遊産業合作等議題交換了意見。我們對擴大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範圍持積極的態度,已將增加試點城市的建議方案、名單告知了臺灣方面。 

  廈門衛視記者:最近看到臺灣有關方面統計數據説,1至9月份兩岸航班旅客量比2010年同期增長23%,是不是兩岸在考慮航班的增加?有消息説明年春節期間兩岸增加航班的方案已經確定,想請您介紹一下相關的情況。 

  楊毅:兩岸航班的載客量有增加,這是必然的。因為兩岸直航航班已經從370個航班增加到558個航班,可能再往後統計到10月份、11月份,旅客數量還會比去年有所增加,因為有些航班剛落實。 

  你提到春節增加航班的事,本月的12日至13日,海峽兩岸航空運輸交流委員會和臺北市航空運輸商業同業公會在臺灣舉行了第六次業務溝通,就2012年春節增加航班等議題進行了商討,作出了相關的安排。雙方同意2012年春節加班的時間為1月9日至2月6日,執飛兩岸的航空公司可以根據市場的需要提交相應的春節加班申請,除各方限飛的北京16班、廣州13班、南京18班、杭州35班、上海浦東50班、深圳38班之外,兩岸其餘航點班次總量不限。為了方便兩岸旅客往返,雙方同意提前到11月10日開始受理兩岸航空公司春節加班申請,並根據申請的情況在11月30號前核出第一批加班計劃。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第一個問題,第四屆文博會將於後天在廈門舉行,本屆是以“一脈傳承、創意未來”為主題,請問發言人本屆與前三屆文博會都有哪些不同的特色?第二個問題,剛剛結束的中共中央六中全會提出了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請問發言人,這將給兩岸文化創意産業的交流與合作帶來哪些積極的影響? 

  楊毅:我初步了解的情況,本屆文博會比上一屆規模更大、涉及的領域更廣、兩岸合作的項目更豐富。詳細的資料會後提供給你。 

  最近六中全會剛剛召開完,會議通過的決議對於促進兩岸文化産業領域的合作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將為兩岸的文創産業合作開闢更廣闊的空間,提供更多的機遇。 

  團結報記者:據了解,在下個月的經臺科技論壇期間,臺灣名品博覽會將首次亮相北京,成為科技論壇的一大亮點,請發言人介紹一下相關情況。第二個問題,文化交流一直是兩岸交流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比較活躍的部分,請發言人介紹一下近年來兩岸文化交流取得的一些成果? 

  楊毅:臺灣名品博覽會11月上旬在北京舉行。臺灣在大陸舉辦名品博覽會已經有很多場了。大家可能都了解,包括在南京、重慶等很多大城市都舉辦過,我們支援此類博覽會的舉行,希望為更多的臺灣商品進入大陸市場提供幫助。名品博覽會的詳細情況你可以向組委會了解。 

  第二個問題很大,兩岸文化交流合作,近年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每天我們都接觸到包括兩岸文藝團體的交流演出、兩岸文物展覽的合作,以及在很多地方舉辦的兩岸文博會,還有文創産業的合作,包括在動漫産業的合作都很有成效。 

  中新社記者:蔡英文近日稱要通過修改“公投法”,確立未來如果兩岸政治協商必須事前通過“公投”來取得授權,協商的結論也必須“公投”通過,請問您對此有何評論? 

  楊毅:就像剛才我講到的,凡是涉及兩岸關係的重大問題都應該考慮兩岸同胞的願望,都應該有利於確保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兩岸政治協商是一個不斷創造條件,將來水到渠成的事情,不應該允許任何勢力借機進行政治炒作,撈取政治利益。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接著您剛才的回答,能不能這麼理解,目前兩岸政治協商和政治對話還沒有到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所以目前兩岸所有的談判思路還是延續“先經後政、先易後難”,這樣的基調在短時間之內是不會改變的。未來大陸在規劃政治對話方面是不是會賦予海協會這樣的任務?我們知道大陸海協會到今年的12月已經成立20年,海協會有沒有特別規劃哪些相關的活動? 

  楊毅:我們現在推動兩岸協商的思路仍然是“先經後政、先易後難、把握節奏、循序漸進”。當前要做好經濟方面合作的議題,還要增加文化方面的內容,像我們在各種場合講到的。至於政治方面的議題,是客觀存在,遲早會面對,雙方應該共同努力,不斷地累積共識,為今後共同破解政治難題創造條件。今年的12月16日是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成立20週年,據我了解,海協會屆時將舉行相應的紀念活動,目前正在積極的籌備當中。 

  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記者:最近有報道,臺資企業可成蘇州廠因為廢氣排放問題已經被要求停工,請您説明相關的情況。臺灣輿論擔心多家臺資科技企業可能因為中美貿易爭議成為犧牲品,是這樣嗎?其他的臺資企業是否也有類似的情況? 

  楊毅:據當地環保部門的檢測,你所提到的這家企業在廢氣排放方面確實存在問題,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正在協調處理。我們一定會依法保護臺商、臺資企業的合法權益,妥善處理此事。這是一件單純的企業廢氣排放的問題,與其他因素無關,不必做過多的聯想。至於你提到的其他臺資企業有沒有類似的問題,我們正在積極的了解,目前還沒有發現。環保問題確實涉及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我們高度重視。所有企業的生産經營都應當符合國家有關環保的法律規定和要求。 

  法制晚報記者:您剛才解釋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思路是“先經後政、先易後難”,我想了解一下“先易後難”,兩岸的協商目前處於易還是難的狀態?如果是難的話,接下來兩岸會協商一些什麼問題? 

  楊毅:既然推動兩岸協商的思路是“先易後難”,當然有一個由易入難的過程。我的理解,難和易都是相對而言的,只要雙方都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局為重,都以兩岸同胞的利益福祉為依歸,相向而行,彼此照顧對方的關切,我想兩岸協商一定會不斷取得成果,難的事情也可以變成易。 

  到目前為止,兩會協商已經簽了16項協議,達成一系列共識,還有很多問題需要他們去談,現在除了兩岸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爭端解決、産業合作、海關合作等ECFA的後續協商之外,兩岸的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兩岸的科技合作、氣象合作等還有很多議題需要兩會來商談,兩會還可以就兩岸交往中衍生的其他問題,包括就兩會各自關注的問題交換意見,來適應兩岸大交流、大合作的趨勢。 

  楊毅:謝謝各位,下次再見!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