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嬪妃’展功力,揮揮衣袖竟‘打挂’一係列臺灣綜藝節目”,臺灣《聯合報》如是評價大陸宮廷劇《甄嬛傳》對臺灣影劇圈造成的衝擊。
宮廷劇《甄嬛傳》近來在臺灣緯來電視戲劇臺播出大結局,平均收視率達到2.81,取得有線電視類中排名第二的佳績。知名綜藝節目《康熙來了》、《麻辣天後宮》等皆受影響;其中,《康熙來了》收視率原為每集1.0以上,當時僅維持在0.8,還有同時段節目收視率下降三至四成。
《甄嬛傳》第一輪播出結束後,已有3家電視臺確定即將重播。其中,緯來電視臺購入有線重播版權,3年可播8次;愛爾達頻道購買網絡版權,3至4年播出不限次數。有媒體據此推算,未來3年內,臺灣觀眾天天都能收看《甄嬛傳》。
《甄嬛傳》劇中飾演“溫太醫”一角的大陸演員張曉龍近日訪臺也掀起一股不小的“旋風”。短短5天臺灣行,他接到40個採訪通告,所到之處“粉絲”爭相合照。
在8日與臺灣媒體的見面會上,張曉龍坦承,從未想過《甄嬛傳》在臺灣會有如此大的反響,“以前在幕後,已習慣沒人認識,這次來臺本來還是七上八下的心情,沒想到一落地就在機場造成轟動”。
劇中飾演“甄嬛”的孫儷在臺灣更是廣受歡迎。臺灣整形醫師近一個月來發現,因劇中“甄嬛”雙眼迷人,不少女性觀眾希望打造如孫儷般的“電眼”,接受雙眼皮手術者增約三成。
臺灣多位明星也受到這股風潮影響。臺灣記者注意到,近來蔡依林、張惠妹、吳佩慈學起“甄嬛體”,常把“本宮”挂嘴邊,說“喜歡”要稱“極好”,“討厭”稱“矯情”。
近年來,大陸電視劇逐漸在臺灣電視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步步驚心》、《三國》、《大秦帝國》、《新西遊記》等題材多樣的劇目贏得臺灣觀眾的心。
臺灣文化分析人士王幹任認為,大陸的大眾文藝創作人才逐漸崛起,且在影視與出版產業的結盟合作上“跑得比臺灣快”。反觀臺灣,近兩年偶像劇多集中討論現代女性情感生活等議題,單一模式讓偶像劇一時間出現邊緣化趨勢。
此外,大陸歷史劇場面磅薄大氣、內容嚴謹,這也是深受臺灣觀眾喜愛的原因。臺灣一位導演曾表示:“沒有場地萬馬奔騰、沒有城牆大江,歷史劇一旦失去了宏大氛圍,就怎麼也拍不出味道”,但大陸同業卻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如今,越來越多臺灣影視明星加入兩岸合拍電視劇的大軍,如吳奇隆參演《步步驚心》,何潤東、林心如、黃維德參演《三國》。有臺灣影視明星參演和加入宣傳,也使得大陸劇更容易登上臺灣電視屏幕黃金檔期,臺灣觀眾對于大陸劇的熟悉、喜歡程度也跟著悄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