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落日圓

時間:2012-07-06 16:29   來源:台灣網

黃河落日圓

 

中華黃河壇

  吳忠市位於寧夏中部,地處寧夏平原腹地,是寧夏沿黃城市帶核心區域。毗鄰陜、甘、蒙。引黃灌區的精華地段,全市總面積2.02萬平方公里,轄利通區、紅寺堡區、青銅峽市、鹽池縣、同心縣,總人口127萬,其中回族65.9萬人,佔總人口的51.76%,是中國“回族之鄉”。“天下黃河富寧夏”,九曲黃河穿城而過,造就了吳忠市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素有“塞上江南”、“塞上明珠”等豐富多彩之美譽。 

  主要發展優勢:

  一是礦産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煤炭、礦石、天然氣等30多種礦産資源。其中,石油儲量3700萬噸,天然氣儲量8000億立方米,是陜甘寧油田的核心部分。煤炭儲量64.7億噸,石灰岩儲量49億噸,冶鎂白雲岩儲量23.69億噸。水電、火電資源豐富,目前總裝機容量佔全寧夏的54%,是寧夏重要的能源基地。

  二是工業發展後勁足。初步形成了以能源、電力、新材料、造紙、乳製品、葡萄酒、皮毛絨、建材等産業為主的工業體系,成為寧夏重要的工業基地。吳忠市(自治區級)青銅峽新材料工業區、太陽山工業區的規劃建設,為吳忠工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平臺。

  三是農業産業化程度不斷提高。初步實現“園區+企業+基地+農戶+市場”的産業格局,以牛奶、大米、葡萄釀酒、馬鈴薯等為主支柱産業的農業産業形成規模化經營,也形成了以夏進、禦馬、天啟等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農字號龍頭企業。清真牛羊肉、夏進奶、珍珠貢米、雄鷹裘皮、灘羊皮等農副産品深加工産品品質優良,遠銷國內外。

  四是交通通訊便捷。吳忠距首府銀川市60公里,距國家級航空港口河東機場40公里,距古城西安400公里。包蘭、大古和已建成通車的太中銀鐵路穿境而過,同時十二五期間新規劃的銀川至西安快速鐵路將穿境而過,吳忠市將告別市區無火車站的時代。銀西快速鐵路將開闢寧夏、蒙西地區經西安往華南、華東、中南以及西南的快速通道。  中華黃河壇境內石中、古王、中太高速公路、109、211等國道形成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路。電信通訊發展迅速,全市各地均開通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長途電話直撥國際、國內,覆蓋面達100%。

  五是旅遊資源獨特。境內秦、漢、明古長城遺址、青銅峽108塔、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青銅峽鳥島、黃河十里長堤牛首山寺廟群、金沙灣、同心清真大寺、董府、羅山,黃河金岸的中華黃河壇和即將建設完工的黃河樓等一批標誌性的旅遊景點融歷史底韻、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為一體形成了吳忠黃河大漠、回鄉風情、西夏遺韻交相輝映的獨特的西部旅遊景觀。吳忠主要旅遊景點:通湖草原同心清真大寺 同心清真寺靈應山石窟寺金沙灣旅遊區 北長城明王陵 雲青寺。

  六是商貿人氣旺盛。吳忠商貿物流業發達,人氣旺盛。自古有“旱碼頭”之美稱。吳忠市計劃從2010年到2012年底,投資20億元對市區東南部進行改造建設。建設項目包括十大市場、兩個産業園、3個汽車服務區,修建7條城市道路和一條水系。市區東南部建設工程確定的十大市場分別是:農機機電市場、國際汽車城、農副産品綜合市場、再生資源市場、木材市場、金屬材料物流園裝飾材料市場、家居市場、舊機動車交易市場和花卉市場,總佔地4484畝。同時東南部還將開建總佔地2640畝的毛紡織産業園和失地農民創業園,修建3個汽車服務區。把十大市場建設成為集展銷、加工、倉儲、資訊、生態于一體的現代物流市場。

  七是打造黃河善谷。吳忠市現有各類殘疾人10.13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7.3%,高出全國平均水準0.97個百分點,是殘疾人較集中的地區。殘疾家庭缺乏發展能力,生活十分困苦,脫貧致富已成乾旱地區父老鄉親和殘疾群眾最大的期盼,同時也成為黨委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吳忠市按照寧夏自治區打造“黃河善谷”的戰略構想,大膽創新、先行先試,不斷推進慈善和産業相結合,在紅寺堡和利通區規劃建立弘德和立德兩個慈善工業園區,把公益慈善和産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將傳統的救助型、補助型輸血慈善,提升為現代的産業型、發展型造血慈善,打“慈善牌”,舉“慈善旗”,走慈善興業之路。吳忠市慈善工業園也因此成為全國第一個把慈善和産業有機結合、聯動發展的新型工業園區。去年以來,全力建設弘德、立德工業園區,兩個慈善工業園區協議項目25個,協議資金154.9億元,落地項目18個,投入資金4.7億元。新成立了吳忠慈善基金會,通過減免稅收等政策措施讓利於企業,按合理比例將企業的利潤收入源源不斷地匯入慈善基金,形成可持續的救助幫扶效果。

古長城

編輯:劉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