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願寧夏的明天越來越美好

時間:2012-07-17 00:09   來源:寧夏新聞網

  7月的寧夏,陽光明媚,瓜果飄香,一派勝似江南的美景讓八方來客無不沉醉。7月10至14日,來自全國各地網路媒體和部分省報的編輯記者們相聚塞上江南,開始了為期五天的“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第八屆全國網路媒體寧夏行採訪活動。五天裏,50位編輯記者們為寧夏的美景和經濟發展感慨不已,在此次網路媒體寧夏行結束之際,他們紛紛表達著自己對寧夏的美好祝願。

全國網路媒體的記者們在永寧納家戶清真寺採訪。

  一路走來讚聲不斷

  湖城銀川、回鄉吳忠、工業重鎮石嘴山、沙都中衛,一路走來,濃郁的回鄉風情、厚重的西夏文化、獨特的自然風光、快速發展的經濟實力和熱情好客的寧夏人民給遠道而來的客人們留下深深的印象。早在1000多年前,唐朝詩人韋蟾就留下了讚美寧夏的詩句——“賀蘭山下果園成,塞上江南舊有名”。而現在,參加網路媒體寧夏行的編輯記者們更是不吝讚美之詞。

  一路行來,廣西新聞網副總編黃醒樂即興為寧夏賦詩一首:“到寧夏大地,得賞塞上江南美景;訪西夏名城,可領華夏多元文明。”西部網的張磊更是感慨道:“寧夏不在江南勝似江南,美景如花,民風豪爽,美哉!”通過幾天的走訪,改變了台灣網的劉海偉對寧夏的認識,他説:“通過幾天的走訪,改變了我對寧夏只有沙漠、荒灘及荒涼的印象。盡情領略了江南水鄉與大漠風光為一體‘塞上明珠’的美好景色以及寧夏朋友的熱情豪爽。”來自貴州金黔線上的記者楊柳説:“通過參觀和介紹,了解到寧夏的能源、旅遊、高新技術等優勢,同時看到寧夏人正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將這些潛力一步步發揮出來,光能、風能、煤炭、枸杞、沙湖、空港等,寧夏正打造著一個個優勢産業、高新産業,寧夏正走上一條更好更快發展的道路。”



全國網路媒體的記者們在中阿經貿論壇永久會址建設工地採訪。



全國網路媒體的記者們在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採訪。



全國網路媒體的記者們在吳忠市一家慈善企業採訪。



全國網路媒體的記者們在老工業基地石嘴山市採訪。



全國網路媒體的記者們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採訪。

  看過寧夏的自然風光後,中青網記者張楠説:“通過走訪,首先是感覺寧夏的自然環境非常好,無愧塞上江南的美譽,濕地挺多的,感到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對環境的治理和保護還是挺重視的。其次是感受到了寧夏特有的歷史文化底蘊,通過中阿經貿論壇能夠促進國際之間、民族之間的繁榮和諧關係。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次活動,對寧夏經濟文化發展的戰略規劃有了深刻地認識。”寧夏經濟發展的速度和品質,也讓他感嘆,無論是寧東能源化工産業基地,還是銀川高新技術開發區,都顯示出寧夏經濟快速高效發展的成果。長城網記者李文淵説:“寧夏物産豐富,人傑地靈,是個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編輯:劉海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