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楚瑜政治生涯回顧

時間:2011-12-06 10:13   來源:環球人物

  宋楚瑜再次讓人們看到了他無奈的熱淚

  12月9日下午6點,競選臺北市長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突然召開記者招待會,眼含熱淚承認敗選。同時,他宣佈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從此“退出臺灣政治”。記者會後,宋楚瑜直接回到位於臺北縣林口麗園新村的宅院,閉門謝客。

  這對很多臺灣民眾來説,無疑是個爆炸性新聞。此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宋楚瑜將退隱。在此次選舉之前,雖然親民黨的形勢已大不如前,但宋楚瑜還是利用其靈活的政治技巧,與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達成了“選後組建國親聯盟”的共識。有人因此認為,宋楚瑜“在臺灣政壇的地位絲毫不遜於馬英九”。但或許,這次選舉的慘敗,對高傲的宋楚瑜來説,確實是無法承受的打擊。也許,他眼含熱淚宣佈“退出臺灣政治”,體現的正是他此時最真實的心境。

  臺灣民眾還記得——宋楚瑜被國民黨開除時無奈的淚水,2000年參加選舉失敗後被支援者挽留時激動的淚水,2005年訪問大陸時感人的淚水幾度落淚,似乎成了宋楚瑜政治生涯的全部寫照和總結。

  馬英九的“政壇前輩”

  宋楚瑜1942年3月16日生於湖南湘潭,1949年隨父到臺灣。他算得上是“權貴子弟”,其父宋達與蔣經國私交甚篤,曾官拜中將。這樣的家世背景對宋楚瑜的崛起不無幫助。但宋楚瑜童年時,宋家生活甚是清苦,他的衣服都是用父親的軍裝改做的。

  小時候的宋楚瑜木訥內向,學習成績也不好,數學常常只考30多分。1959年,宋楚瑜高中畢業後,遵從父親的意願報考理工科大學,結果以200分的低分名落孫山。最後,他鼓起勇氣説服了父親,“我的志向不在理工。蓋林肯紀念堂的是學理工的人,可是坐在中間受人紀念的,卻是學政治的。”宋達深受觸動,同意他改學文科。第二年,宋楚瑜便以400多分的高分考入臺灣政治大學外交係。

  宋楚瑜對身為宋達之子感到自豪,時常表達對父親的崇拜與思念。他個性寡言,平時很少向人談及私事,但人們卻時常聽他説其父如何如何。

  宋楚瑜讀書很努力,1964年從臺灣政治大學外交係畢業後,赴美留學,讀了三個學位,分別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政治學碩士、美國天主教大學圖書管理學碩士、美國喬治城大學政治係哲學博士。

  1974年宋楚瑜獲得博士學位後,回到了臺灣。兩蔣掌握臺灣大權的時候,喜歡提拔自己部屬的子弟。求學經歷顯赫的宋楚瑜回到臺灣後,很多人以為他會佔據蔣經國英文秘書的“寶座”。但實際上,宋楚瑜的第一份工作是受聘做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的兼職研究員,直到蔣經國成為臺灣“行政院長”時,才當上蔣的秘書。3年後的1977年,同樣從美國學成歸來的馬英九(現國民黨主席),被已是臺灣“總統”的蔣經國委任為英文秘書。從這個角度説,宋楚瑜稱得上是馬英九的“政壇前輩”。因為這一點,島內有分析説,身為“前輩”,如今宋楚瑜在島內的影響和作用卻遠遠不及“後輩”馬英九,難怪會産生“不如歸去”的念頭。

  蔣經國的重點培養對象

  1977年6月6日,宋楚瑜開始了真正當官的日子。他從這一天起,進入臺灣新聞局任副局長。1979年1月25日又出任代理局長,直到1984年8月24日離任,他都在新聞局工作。新聞局當時由臺灣“行政院長”直接領導,堪稱“行政院長”的“化粧師”。宋楚瑜因此逐漸成了蔣家的“核心部屬”。

  新聞局是臺灣當局與社會接觸最頻密的機構。在這裡,宋楚瑜將其活潑的個性、吸引人的魅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慢慢地,他獲得了“明日之星”、“最俊美局長”的聲名。他還放下身段,與臺灣演藝圈建立起了“生死與共”的關係。以往,臺灣金馬獎、金鐘獎等電影、電視獎項頒獎時,臺當局高層官員均不參與,而宋楚瑜則是每次都主動捧場。

  此外,擔任新聞局長期間,宋楚瑜精準地了解了蔣經國的好惡,使後者對他讚賞有加。有一次,臺灣的退伍軍人(被臺灣民眾稱為“榮民”),因對待遇問題感到不滿,到“行政院”外示威抗議。負責“榮民”事務的官員都束手無策,使得抗議事件越鬧越大。就在其他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時候,宋楚瑜卻主動跑到示威“榮民”中間,甚至連警衛都沒有帶。他用標準的湖南話與年長的“榮民”聊天,對“榮民”的疑問一一作出詳盡解釋,絕不敷衍應付。其間,宋楚瑜安撫説:“經國先生告訴我,只要他有一口飯吃,就絕對會將這一口飯分給每一個‘榮民’朋友一起吃。”蔣經國是否真的委託宋楚瑜傳達這一“指示”,已無可考證,但聽他這麼一説,示威的“榮民”很快就散去了。“榮民包圍行政院”的危機就此結束。而且此後近30年,臺灣“榮民”都未鬧過事。宋楚瑜也因此讓人認識到他的另一個能力:超強的説服力。

  蔣經國為了栽培宋楚瑜,于1984年將他調到國民黨中央黨部工作,讓他在黨內“鍍金”,以圖將來有更大發展。宋楚瑜一到黨部,就出任“思想控制”部門——文工會的主任,一躍而為新聞局長的頂頭上司,控制了更多文化、新聞、思想、傳播工具。當時,島內輿論普遍認為,宋楚瑜實現了“更上一層樓”的目標。

  曾幫助李登輝奪得大權

  事實證明,蔣經國的確有意重點培養宋楚瑜。1987年2月,宋楚瑜升任國民黨副秘書長。

  但是,在國民黨副秘書長任上,宋楚瑜做了一件讓所有國民黨黨員至今耿耿於懷的事情——1988年1月,蔣經國去世。國民黨舉行臨時中央常務會議(中常會),推舉“代理黨主席”。當時,臺灣“副總統”李登輝和“行政院長”俞國華均欲爭奪黨主席一職。開會當天,蔣介石的遺孀宋美齡託付俞國華主持會議。明眼人一看便知,形勢對俞國華有利。但就在李登輝與俞國華相持不下之時,不是中常會成員、在這次會議上沒有發言權的宋楚瑜站了出來,慷慨激昂地説“必須要請李登輝當代理主席”。宋楚瑜此言,使李登輝扭轉了局面並最終成為國民黨代理黨主席。

  此次會議本來還要討論宋美齡所寫的“請暫緩決定代理主席”的信,也因宋楚瑜的“驚人之語”而作廢。而且,蔣經國生前的意願是:他去世後,臺灣政權要形成“李登輝擔任總統虛銜、政于俞國華負責、黨由李煥操刀、軍由郝柏村掌控、特由蔣緯國決定”的“五人集體領導”模式,以確保臺灣局勢穩定。但這一規劃也因宋楚瑜而未能成為現實——李登輝成為國民黨代理黨主席後,真正掌握了臺灣的黨政大權,迅速將臺灣引向“臺獨”分裂。

  有臺灣人説,宋楚瑜之所以要這樣做,是為了謀得更高的權位。1989年5月,宋楚瑜登上了國民黨秘書長的高位,並借李登輝不熟悉黨內事務,成為臺灣“實質上的統治者”。1993年3月,宋楚瑜又被李登輝提拔為臺灣省主席,其政治生涯又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從“叛黨者”到反對李登輝的急先鋒

  當上臺灣省主席的宋楚瑜,可謂盡心盡力。從1993年被任命為臺灣省主席,到1994年12月當選省長,再到1998年12月因“凍省”(指李登輝凍結“臺灣省長、省議員”,從而變相取消臺灣省建制)而辭去省長一職,宋楚瑜走遍了臺灣,309個鄉鎮,每個都走過至少三四次。為了指揮救災,他先後400多次乘不安全的直升機到災區;他還握遍了從澎湖小島,到南投玉山山巔的每一位臺灣民眾的手所以,當他今年12月9日宣佈退出臺灣政壇時,有兩群人傷心得痛哭起來,一群是他當新聞局長時的演藝人員,另一群則是他當省長時期的農民和漁民,因為這些人“最感念他的恩澤”。

  當然,為宋楚瑜的決定感到惋惜的人,還不止這些。以前認為宋楚瑜“判黨、叛國”的人,看到他後來與李登輝勢不兩立的時候,對他的看法有了改變。1998年,身為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推動“修憲凍省”,並與民進黨狼狽為奸,共同對付國民黨。其間,宋楚瑜迅速與李登輝決裂,並以最響亮的聲音加入“討李行動”。此時的宋楚瑜,表現出了堅定反“臺獨”的立場。一時間,宋楚瑜又成了一些臺灣民眾心目中的英雄。當他1998年年底辭去臺灣省長之職後,不少臺灣民眾甚至將其視為“反李、對抗民進黨”的唯一希望。

  參加2000年臺灣“選舉”,功敗垂成

  宋楚瑜就是在這種氣氛下出馬參加2000年臺灣“大選”的。

  1999年3月,宋楚瑜開始為競選四處奔走。當時,他的民意支援率一直維持在40%以上,讓其他可能的競爭對手望塵莫及。7月16日,他宣佈參加2000年“總統大選”。雖然國民黨基層極力撮合“連(戰)宋(楚瑜)配”,但李登輝卻極力反對。然而出乎李登輝意料的是,他的打壓並沒有太大效果,宋楚瑜的支援率仍然居高不下。1999年11月16日,宋楚瑜被憤怒的李登輝開除出了國民黨。為了徹底打垮宋楚瑜,12月9日,李登輝又打出“興票案”,污衊宋楚瑜“貪污國民黨的經費”,使宋楚瑜的清廉形象大受打擊,支援率因而一路下滑

  在當時的選舉中,宋楚瑜的處境令人同情——因被除名而得不到國民黨的支援,李登輝的打壓使很多人不敢與他來往,更何況還有民進黨在四處圍攻他。縱然如此,宋楚瑜仍舊獲得了36%的選票,只比“當選”的陳水扁少3個百分點。當時,宋楚瑜敗選後,支援者蜂擁而至,哭著求他“不要離開”。幾經考慮,他組建了親民黨,成為臺灣僅次於國民黨、民進黨的“第三勢力”。

  島內分析人士認為,自親民黨成立至今,宋楚瑜的最大貢獻不是推動親民黨與國民黨合作,也不是2004年與國民黨主席連戰搭檔參加“大選”,而是一直致力於兩岸合作。2005年連戰訪問大陸後,宋楚瑜跟著“登陸”,積極推動兩岸合作,讓人看到了兩岸關係改善的希望。

  沒有宋楚瑜的親民黨向何處走

  宋楚瑜在記者會上宣佈“退出臺灣政治”後,不少人認為,“親民黨泡沫化”已不可避免;也有人提出了“沒有宋楚瑜的親民黨何去何從”的疑問。

  臺北大學教授陳金貴認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宋楚瑜不能就此一走了之,而是要承擔起“為親民黨民意代表、黨員找出一條退路”的責任。他還認為,如果宋楚瑜真的從此徹底退出政壇,親民黨副主席張昭雄可以繼續帶領親民黨黨員,使該黨不至於迅速“泡沫化”。假如親民黨真的無法維持下去,那時,相信馬英九會敞開臂膀歡迎其“回歸國民黨”。

  就在人們作出各種猜想的時候,宋楚瑜通過秘書表示:“退出政壇,絕不改變!”臺灣政壇,因宋楚瑜的再次落淚而增添了迷霧。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編輯:李迪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