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涉臺文物南靖呂氏祖厝 呂秀蓮打過水的地方

時間:2012-03-08 09:33  來源:福建日報

  龍潭樓

  臺灣呂氏河東祠堂

  1990年8月,呂秀蓮回到家鄉南靖田中村。村裏人都記得,那天,呂秀蓮穿花色衣裙,戴金邊眼鏡,一頭卷髮,笑容滿面,走在村裏。當時,臺灣人返鄉還很稀罕,全村上下都趕來圍觀,喊她“秀蓮姑”。田中村有一座叫龍潭樓的土樓,樓內有一口8米深的水井,用土灰築起的井沿被歲月磨出好幾處光滑的凹痕。呂秀蓮站在古井邊,打了一桶井水,觸景生情道:“我要喝一口故鄉的井水,這叫飲水思源。”

  當時,呂秀蓮還是桃園縣縣長。在臺灣,呂氏以桃園縣居多,其餘還有新北市、臺北市、高雄市、嘉義縣。呂秀蓮是呂祖廷玉公渡臺傳下的第六代孫。清乾隆五年,居住在龍潭樓的呂廷玉、余慈成夫婦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乘風破浪,自廈門渡海赴臺,在桃園埔子開基耕耘,奠立基業,成為呂氏來臺的第一代祖先,並留下“忠孝傳家、寬厚有餘”的家訓。其子孫繁衍發展,如今已有四千多人。

  呂秀蓮是第一次到大陸,當然也是第一次見到土樓。這座祖先居住過的土樓建於清康熙年間(西元1662-1723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坐落在田段之中,坐西朝東,四週群山環抱。樓內嵌有兩副對聯:“龍躍浪高春氣暖,潭深源遠水流長”。“龍性天行健,潭清印月明。”因為建於龍年,且樓前溪流經過,有一大深潭,故取名為“龍潭樓”。如今這裡是南靖縣土樓博物館暨福建土樓民俗展覽館。

  書洋鎮呂氏家族的歷史悠久。發源地為今山西省永濟蒲州鎮,唐天寶、至德時蒲州設河東郡。呂氏是郡中望族,由於當時北方戰亂,部分呂氏子民遷至閩南一帶。500年前,呂良簠來到書洋鎮呂厝定居,成為書洋鎮和臺灣桃園縣呂氏家族的開基祖。

  為了紀念祖先,臺灣呂氏宗親就將呂氏宗祠命名為“河東祠”,並明顯保留了閩南宗祠建築的風格。從正門望去,河東祠甚至有點像一座中國古典式農宅。河東祠堂側門的墻壁上,畫有竹簡一束,象徵“書香門第”。屋檐有石磨、石臼,展現出古色古香的韻味。香爐、燭臺、花瓶、太師椅等,都是清朝年代的古物,室內所用木材全部都採用上等檜木,雕刻精緻典雅。在宗祠內還設有倉庫、寢室、餐廳、廚房、涼亭、花園等配套設施。

  1988年11月20日,臺灣呂氏宗親新修一座呂氏宗祠——呂祖聖殿竣工。而南靖書洋鎮永豐裏的呂氏宗祠“芳園祠”竟也在同一天重建落成。當時兩岸還未恢復往來,卻有如此巧合,仿佛是祖先冥冥之中的安排。呂秀蓮在1990年的那次回鄉中,也曾去“芳園祠”祭祖。途中要通過一條沒有橋的河流,村民們擔心她蹚水不方便,建議繞山路,呂秀蓮卻説:“我要赤著腳從這條溪過去,這是故鄉的溪啊。”

  1999年8月,呂秀蓮又從臺灣郵寄來為《呂氏族譜》的題字和她的簡歷、照片。題字曰:“呂祖萬古流芳,我族日月增光。”曾多次率臺灣呂氏宗親回“龍潭樓”拜祖、呂秀蓮的胞兄呂傳勝則為《呂氏族譜》作序,序中寫道:“海峽兩岸隔絕一個世紀,但隔不斷血濃于水的親情。”

  2007年,臺灣桃園市呂秀蓮家族委託金門宗親會會長呂瑞泰向福建宗親贈送臺灣桃園《呂氏族譜》。宇宙中萬物皆有源,族譜可溯其源。閩臺呂氏族譜首次對接,更方便了臺灣呂氏宗親通過族譜回鄉尋根。

  如今,呂秀蓮曾打過水的那口井,井沿已經被磨得愈發光亮。臺灣呂氏宗親回龍潭樓尋根謁祖都要舀一口家鄉的井水,有的還用礦泉水瓶裝上井水,把“家鄉水”帶回給臺灣的親人。22年過去,呂秀蓮未再回到故里。“秀蓮姑”在井邊的那句“我要喝一口故鄉的井水,這叫飲水思源”,至今猶言在耳。(陳夢婕 通訊員 林順來 文/圖)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李博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