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臺灣“中研院”新增18位院士 海內外學者各半

時間:2010-07-09 07:53   來源:台灣網

  由左至右別為,數理組新院士孟懷縈;人文組新院士梁其姿;數理組新院士王瑜;數理組新院士馮又嫦。圖片來源:臺灣“中研院”

  台灣網7月9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今年臺灣“中央研究院”新選出的院士共18人,海內外學者各半,顯示臺灣學術實力提高;而且有4位是女性,創有史以來的紀錄。

  臺灣“中研院”第29次院士會議昨天閉幕,從49位候選人中選出18位新院士:數理科學組9人、生命科學組5人、人文社會組4人。“中研院”院士長期以來存在“外重內輕”的現象。“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在這次會議中也屢次提及,有三分之二的院士在海外工作;然而“中研院”院士選舉堅持以最高學術標準來篩選候選人,不特別保障本土學者。

  臺灣“中研院”昨天選出新院士18人,海內外學者各半,其中女性院士有王瑜、馮又嫦、孟懷縈、梁其姿4位,是歷來人數最多的一次,49歲的孟懷縈還是新院士中最年輕的一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在會議閉幕晚宴上,宣佈這次選舉所代表的意義,臺下爆出如雷掌聲。

  “中研院”院士陳定信在上一屆院士會議中提到,臺灣學術實力與國際頂尖研究水準差距愈來愈小,外重內輕狀況可逐漸改善;今年果然海內外院士的比率各半。過去選舉只有在1998年那一屆,臺籍院士當選人比海外院士多。

  翁啟惠認為,這次選出的院士領域分佈得很廣、很多元。不過在生科組中,醫學領域仍強勢,事前外界憂心同組的農業領域會被邊緣化,選舉結果農業相關研究的候選人全都落榜。翁啟惠表示,生科組競爭激烈、標準高,今年落選的學者日後還有機會。(台灣網 張辰劍)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編輯:張辰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