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期待馬英九勵精圖治 創造兩岸和平契機

時間:2012-01-29 13:24  來源:台灣網

  馬英九在驚濤駭浪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最終以689萬票、51.6%得票率,以近80萬票的差距擊敗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獲得連任。臺媒《中央日報》網路版28日發表社評指出,此次投票結果是對馬英九第一任政績的肯定,期待馬英九,在未來4年中,真的能帶領臺灣脫胎換骨,以嶄新面貌邁向新世紀。

  社評並向馬英九提出建言,內容如下:

  首先,就是馬英九應以大刀闊斧的心態來改造行政團隊,並積極要求新行政機構用政績來證明島內民眾的選擇是沒有錯的。

  馬英九此次選舉會經歷如此辛苦的選戰,很大因素就是很多人民對其政績無感、又因為親身體驗到經濟環境不佳的苦果,當然會把所有經濟問題怪罪執政者。這是國際社會的普遍現象,不足為奇,畢竟鮮少有執政黨能在經濟景氣低迷之際還獲得連任。

  故馬英九應把人民最關心的經濟問題當作未來4年的執政重心,一方面防堵歐債危機所釀成的國際經濟風暴衝擊臺灣,另一方面穩定及擴大內需市場、並提供中小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更多的援助,讓臺灣淺碟型經濟體不因國際外在環境惡化而遭致重大打擊。

  其次就是革新島內公務體系、真正成為人民公僕。不可否認,軍公教體系被視為是國民黨的龐大鐵票部隊,加上工作穩定且不會因外在經濟波動而影響工作權,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反對改革、封閉心態濃厚的獨特群體,也往往形成墨守成規的保守性格,對外在事務的變遷、甚至於國際環境的巨大改變都無動於衷。

  馬英九必須徹底地改變島內公務人員的心態,不必怕得罪既得利益者。既然馬英九有個人的歷史使命及責任感,而這些公務人員是馬英九達成政績的幫手,故如果無法讓下層人員感受到其急迫感及榮譽心,他們怎可願意全力協助馬英九當局兌現對選民的承諾!馬英九一向為人詬病之處就是魄力不足,島內民眾往往看不到他的決斷力,也當然讓這些守舊的公僕們有機可趁。因此,公務人員保持清廉自持是最基本的要求,但馬英九更應督促公僕與時俱進、積極展現勇於任事的態度。

  最後就是放大視野、以開闊胸襟創造兩岸永久和平契機。馬英九應意識到歷史賦予他的重大使命。馬英九未來的兩岸政策應以更宏觀的角度來處理,不必因在野黨無理短視的掣肘而受限。4年的時間很短,如果馬英九真的想為臺海關係打下堅實的和平基礎,就更應放手去推動兩岸和平對話,增進雙方互信、降低誤判的風險。即便無法在短短的4年就達成和平協議,但打開兩岸和平契機卻掌握在馬英九的手中。

  就像美國學者孔傑榮所説,“馬英九應全力推動兩岸簽訂更多務實協議,深化兩岸關係以保障臺灣安全。”

  社評最後説,兩岸關係是臺灣一切的根本,也是馬英九最受肯定的政績之一。建議馬英九以穩健務實的態度,廣納雅言,以魄力及勇氣展開兩岸關係的新頁,這將會是馬英九留給世人最重要的寶貴資産。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劉海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