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臺媒:臨場不亂、政見交集 馬蔡宋君子之爭

時間:2011-12-05 09:19  來源:東南網

  經過兩個半小時臺灣地區領導人辯論交鋒駁火,馬英九、蔡英文與宋楚瑜等三位參選人整體對兩岸、財經、民生、教育等政策差異不大(全場不時聽到肯定、認同、贊成、同意彼此意見),並在申述意見時均保持理性與禮貌(三位敘述無超時、沒有謾罵與激情),更難得的是馬蔡都有誠懇認錯之處(633跳票、水果月曆)。以致實問虛答(特赦扁、歐債)與互嗆口水(農舍、柿子)的情形,反顯得無足輕重。

  據《臺灣醒報》報道,蔡英文今天一身黑白裝扮、宋楚瑜打紅領帶、馬英九斜條紋領帶現身,整場問答都表現君子風度。馬英九一開始申論時表現略為緊張,但辯論從頭到尾炮火猛烈,緊咬蔡英文(否認有“九二共識”,競選團隊),並歷數政績成就,但蔡英文也不遑多讓,冷靜拿出數據反駁馬的沾沾自喜,甚至結論時表現相當的感性面。宋楚瑜則維持一貫的辯才無礙,雖然看稿的時間多了一點,但因強調人民的感覺與善於説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首先,三人在兩岸、財經、民生的政策主張難分軒輊。以兩岸關係而言,不論三人用的是“九二共識”還是“臺灣共識”,説的都是兩岸發展要尊重臺灣民意、要以民主程式進行;在提到經濟、投資、財政時,雖然三位候選人都不嫺熟經濟,説不出什麼大格局的經濟主張,但是對縮減財政赤字無人曰不可,對擴大內需、發展新興産業也感覺眾議僉同。

  三位都能對臺灣的失業率、青年就業困難感同身受。馬對自己熟悉的政績侃侃而談,間或調侃蔡,得意之情溢於言表,甚至略顯輕佻。蔡英文坦承她的“競選團隊不等於治國團隊”,但也強調她當選後會用人唯才,超越黨派,羅致專業、清廉有效率的人才。

  宋會講故事,又注意時事,開場白講到的捷運信義線轉彎,指責是人民遷就政府,以及結論時講了一個憂慮學校教育母親的故事,都教人印象深刻。

  另外,宋楚瑜也批馬、蔡針對陳盈助事件與水果月曆事件當場互相糾纏,毫無意義,立場較超然的他也説了重話:“馬英九會去見陳盈助,選舉被賭盤操縱,確實是失格。”

  值得一提的是,聯合報總編輯羅國俊提問時針對政治人格分別質問三黨候選人:蔡對特赦陳水扁的看法、馬對當“宅男總統”又站上第一線的反覆不定、宋先與國民黨結盟又有扁宋會,及與大陸來往密切等,讓三人都窮于招架。

  另一個有特色的點是,當記者問到三人都有好爸爸,那麼沒有好爸爸的年輕人怎麼辦?馬蔡都提到關心青年就業、購屋,宋卻在關心年輕人之外,也語帶深意的提到自己爸爸留下的是公爾忘私、天道酬勤等家訓,勉勵年輕人還是要勤快努力才好。

  此次辯論很特別的是,三位候選人常不吝于表達自己對別人主張的贊同與附和,也多次坦承自己的錯誤,讓辯論現場增添不少祥和氣氛。只是馬英九的策略是不斷宣揚自己的政績,並猛攻蔡英文,在辯論專家眼中,似乎不像是個領先的當政者所為。不過馬英九最後的宣示:“改變已經發生,改革不能停頓。”也滿有力道。

  這場辯論誰分數高?各家評論應難有客觀公論,畢竟三位候選人旗鼓相當,支援度高低仍要回歸各自青菜與蘿蔔之基本盤。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李迪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