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首場辯論馬英九攻守兼備 感言“搞經濟在行”

時間:2011-12-05 08: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中央社”報道,尋求連任的中國國民黨“大選”參選人馬英九攻守兼備,緊咬民進黨“大選”參選人蔡英文,除理性訴求政績牌,也感性呼籲選民共築臺灣夢;言詞交鋒間,多了手勢,也多了幾分自信。

  臺灣“大選”首場電視辯論3日下午登場,馬英九、蔡英文及親民黨參選人宋楚瑜第一次正面交鋒,唇槍舌戰,火花四起,是一場精彩的辯論攻防。

  對馬英九而言,這是邁向連任之路,展現3年來政績的絕佳舞臺;但在幕僚與妻子周美青建議下,馬英九細説政績時,少了平常慣用的冰冷數據,取而代之的是多了許多具體實例,如“高雄六合夜市賣木瓜牛奶商家説,生意增加了3成,要請更多的員工幫忙。”

  此外,肢體語言也強化了政績加成效果,時而比出數字、時而緊握拳頭、時而大拍胸脯,展現“執政”的自信與魄力,尤其馬英九要向選民保證,“搞經濟,國民黨比較在行!”

  除宣傳政績,馬英九也炮火全開,緊咬對手蔡英文;馬英九雖肯定蔡英文指競選團隊不等於治臺團隊,卻仍質疑站在蔡英文身後的“扁集團”,也抨擊蔡英文包庇副手蘇嘉全農舍爭議、不承認“九二共識”、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態度反覆等立場。

  相對鎖定蔡英文猛烈攻擊,馬英九對宋楚瑜仍是一貫“尊宋”立場,甚至還感謝宋楚瑜支援ECFA。

  幕僚小組認為,馬英九在這場辯論交鋒中,攻守兼備,以具體事證面對外界與對手檢驗,而在主打政績牌的同時,馬英九展現誠意與信心,相信能讓民眾感到穩重與信賴感。

  一場辯論下來,馬英九不忘以慣用的普通話、閩南語、客家話、少數民族問候語開場,兼顧族群平衡;他不僅以理性訴諸政績,希望選戰主軸回歸政策面;同時也兼具感性,希望與選民拉近距離,共築臺灣夢;他打開雙手,承諾“帶領人民逆風高飛,邁向黃金十年。”

  此外,選舉辯論,可獲多少選民支援?馬英九強調,“人在做,天在看。”他相信勤奮耕耘的人,一定會得到好結果。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李迪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